笔趣库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明末黑太子 > 第368章 两军对垒

第368章 两军对垒(3 / 6)

,便会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过来的。

    除去罗汝才之外,另外六人分属于两个集团,所以“曹操”命“一丈青”与“小秦王”两部人马为左军,“一条龙”所部为中军左翼。

    “小五营”的王国宁与杨友贤两部为右军,常国安所部为中军右翼,这样组成中军的两位首领的人马都可以与己方集团的兵马挨着。

    对于罗汝才麾下的一千人殿后,大伙也没有异议,不能让罗老哥就用这点兵马冲锋陷阵,这也说不过去。

    处于两翼的四位首领将马卒集结于左、右两军外侧,用以迂回包抄官军,而中军的马卒则部署在步卒战阵的后方。

    在抵挡住官军的冲锋之后,罗汝才便号令两路马卒从中路实施反冲锋,以图一举打垮孙贼的官军。

    总的来说,“曹操”的战术是防守反击,并未因为孙传庭的官军兵力不多,而头脑发热,葬送大好局势。

    这套战术就是以稳为主,不求速胜,但要稳赢,所以在义军的诸多首领看来,他们是稳操胜券的,也对“曹操”的部署非常认可。

    通过多年的实战积累,罗汝才也做好的最坏的打算,就是在阵战时,义军无法取胜,为了减少更大的伤亡,就必须迅速退到城内。

    以城池为依托,来消耗官军进攻的锐气,等到将其兵力杀伤地差不多时,再派出在周遭埋伏的大量马卒进行掩杀,争取反败为胜。

    如今天时被双方均分,而义军占据地利(固守城池)与人和(以逸待劳)这两大优势,罗汝才认为己方的胜算是非常之大的。

    以往义军成势在动(流动作战),得势在伏(伏击官军),颓势在静(静止不动),失势在阵(阵战对垒)。

    罗汝才对此在务农时也做过反思,为何义军一直在流动作战,却屡屡无法击败官军?就是因为没能赢得决定性的战役。

    官军兵力有限,进剿势头虽猛,但面对流动的义军,即使经常取胜,也难以彻底歼灭。

    但对义军来说,击败某路总兵或者巡抚的进攻,也无法根本取得对暴明的最终胜利。

    伤那么一两根指头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即便在数年前,义军围杀了暴明第一猛将曹文诏,可在数年之后,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朝廷的招抚。

    要改变这种不利态势,就要取得至少一次对官军主力的完胜才行,必须杀得朝廷无力再次进剿方可达到目的。

    针对长途跋涉而来孙贼大军,罗汝才思前想后,考虑了诸

最新小说: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落脚之地 上命昭唐 暴君吕布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重回宿敌年少时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