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就是不对等的关系。
但梦剧一直有强烈的平衡机制,不可能会是单方面的有利。
最好的证据就是,颜常清三番四次来到珍宝馆,都会遗忘“重置”这回事。
幕后黑手并不希望游梦者们了解他这项能力。
这足以说明,他这项能力并非没有破绽。
颜常清也是基于此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这些问题,从中推演结果。
还真让他发现了一些线索。
就比如之前提到的“日志”。
为什么第一天他们能得到“日志”?
如果游梦者们没拿到日志的话,游梦者们将会都是无头苍蝇,根本不可能知道宫殿里发生了什么事。
但这或许就是梦剧中的“平衡性”。
对于幕后黑手而言,其实也是二选一的结果。
日志的获取难度应该很低,会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让游梦者比较简单获得。
而幕后黑手之所以放弃“日志”,应该是有更加想要隐藏的线索,让游梦者们得知会令其陷入极其不利的后果,所以他宁愿让游梦者们找到“日志”。
这便是颜常清得出来的结论。
幕后黑手并没有完全操控“噩梦”的能力,他所做的只有将三名游梦者转化为怪物,然后就开始等待结果。
在颜常清的猜测中,“噩梦”中有些线索出现是有时效性的,比如地图的碎片,一天只能出现一张,对方也在迫切的希望他们能快速收集齐所有的碎片,然后找到宝藏。
当然还有隐藏更深,对幕后黑手极其不利的线索,因此对方千方百计阻止他们,不惜使用重置改变结局重新再来。
这样的后果,就造成了珍宝馆中的众多尸体。
没准他们第一天就已经获取过这重要的线索,只不过被幕后黑手重置了。
接下来的几天也是一样 。
对方在不断地通过重置来改写结局,引导梦中的结局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行。
十二个游梦者。
十二个怪物棋子。
可以组成无数排列组合。
没准每次重置之后,换作不同人转换怪物,或者将不同人转换成不同类型的怪物,都会发生差异。
里面的怪物是不可控的。
因为它们并不由幕后黑手直接操控,而是只靠狩猎的本能。
没准每次采取不同的组合,他们进入“噩梦”之中的出生点不一样。
这便是幕后黑手的一大弱点。
他无法直接操控噩梦,只能试错。
就像第一天,自己、钟谷云、于方思这三人会被优先转化为怪物,估计也是在试了无数种组合,达成的结果。
最终于方思和钟谷云同化成了家仆,而颜常清也好几次差点被同化。
不用说,后续的几天也是这样通过不断试错得来的。
恐怕一切都在按照幕后黑手期待的结果发展。
只不过——
这就会生出一个问题——
试错难道没有成本吗?
这就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