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德殿内,小满正在写字。
刘彻进殿时没让人通传,也没让人出声行礼,他走到小满身后,突然出声道:“在写什么呢?”
突然出现的声音,让小满笔尖微顿,一滴墨滴落在洁白的纸张上。
她放下笔,抬头,微笑,看向刘彻:“陛下怎么来了?”
刘彻:“朝堂上那群大臣吵得朕心烦,过来同你说说话。”
小满:“妾还以为陛下已经习惯了。”
刘彻皱眉,似是很苦恼:“朕习惯了听话的臣子,如今这群人……没眼力劲,说话总是说不到点子上去,窦婴……朕早晚杀了他。”
小满对窦婴的下场不感兴趣,不过对窦婴说了什么很感兴趣,于是便问:“丞相说了什么?”
刘彻:“他想把纸张一事交由儒生来办。”
小满收敛起笑容:“怪不得陛下生气,窦丞相恐怕还没习惯把陛下当成掌握权柄的皇帝,等他知晓了陛下更多的手段,自然就不会忤逆陛下了,陛下可别为不值得的人和事气了自己的身子才是。”
刘彻听了,没那么生气了:“你说的对,对了,你写的什么?”
他又问了一遍。
小满侧着身子,将桌子上写满字迹的纸张暴露在他眼前。
“陛下好奇,不如亲自看看。”
刘彻拿起纸张,翻看起来。
“华夏?我要是没记错,似乎是出自《尚书·周书·武成》 的‘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记载周武王克商后,中原与四方民族皆归附之事,华夏指的是中原诸侯。”
小满:“是啊,不过陛下可以再衍生一下,华夏,中原正统之国,不论朝代,都是华夏。”
刘彻继续翻看,越看神色越郑重,看完后,他眉头紧锁:“上面说的都是真的?”
小满写的都是一些关于儒家目前已有的经典史籍中出现的逻辑漏洞,用来反击用儒家理论来治国的证据,还有就是华夏概念的提出。
集百家所长,形成新的治国思想,一种取长补短的思想。
刘彻之前听小满说过关于儒生误国的论调,他信了一半,主要是他也不喜欢儒家仁义君子那一套,只不过当时的情况,没有比董仲舒修改过后的儒家思想更适合的思想了。
不喜欢儒家是一方面,可真真实实看到小满整理出来的东西又是另外一方面。
“我骗你做什么,就比如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