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4.2元。
再点一份时蔬和蒸蛋,总共才7.8元,因为米饭和例汤免费。
当然,这是员工福利,对外价格是2元一份。
徐博涛端着餐盘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刚夹起一片牛腱子送进口中,就听见身后有人喊他名字。
回头一看,是自己的大学同学杨大伟。
“大伟!你怎么也在这?”徐博涛招了招手,待对方坐下后,才开口问道。
“我在2345上班啊。”
杨大伟坐下后,用余光瞥了一眼徐博涛的餐盘。
蒸蛋、酱香牛腱子、粉丝包菜和米饭,这一顿不得17元?
要是换成其他餐厅,至少也要30块。
这也是他为什么在下班后,非得绕行几百米,跑到长泰吃晚饭的原因。
相同的价格,在筷跑食堂吃得又饱又好,在外面只够吃沙县的鸭腿饭。
“对了,你在哪里工作?”
杨大伟随口问道。
徐博涛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说自己在超市当理货员,但他是个老实人,思索几秒后,坦诚说道:“我在B1的一家超市,找了个理货员的工作。”
“啊!?你有没有搞错,沪城商学院好歹是个二本,你找家互联网公司也好啊,没必要干这么低级的工作吧?一个月顶多三四千,剔除房租和吃饭,还能剩多少钱?”
杨大伟微微一怔,随即怒其不争地劝说道。
“五六千吧。”
徐博涛实话实说道。
“一个月五六百,一年都不到一万块,你图什么?”
杨大伟质问道。
“大伟,我的意思是,每个月五六千。”徐博涛强调了一遍。
“多少?五六千?你开玩笑吧?”
杨大伟目瞪口呆地反问道。
他在2345当运营,每个月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