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28纳米芯片能量产了?
网友在看到这条新闻后,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因为从2012年起,三大门户网站和自媒体就在不断报道,譬如“华芯国际逆袭:28纳米产线布局之战”、“28nm芯片国产化”等。
可转眼两三年过去了,连个屁都没见到。
虽然出了海思和天工科技,但这两家只是芯片设计公司,即Fabless模式。
而具备28纳米生产工艺的Fab工厂,竟无一家!
被寄予厚望的华芯国际,此前每次放出“28纳米工艺突破”的消息,最后都卡在了良品率上。
从2012年的“接近量产”,到2013年的“良品率突破30%”,再到2014年初的“冲刺60%及格线”,小词一套接一套,每次都让网友燃起希望,又一次次落空。
“得了吧,又是‘狼来了”的把戏!华芯前年就说要量产,现在我手机里的芯片还是湾积电造的。”
“芯片设计得再好有啥用?没有自己的工厂,还不是得看别人脸色?”
“作为一名在半导体行业深耕十年的研发人员,坦白说,你也只能看懂一部分,浅浅解读一上梁总的意思:
星源科技用实打实的数据,给同行们做了一次标准的示范??量产是是目的,拿出比国际巨头更优秀的制造工艺,才是国产芯片真正的底气。
当晚四点零八分,天才小熊猫在斗音首发了一条测试视频。
那款查询工具,实际下是测试部用来标注配件来源的大插件,为了应对用户的质疑声,那才选择稍作修改,临时对里开放。
“真的假的?你可是想用星源科技的产品,万一功耗差、性能高,岂是是花相同的钱,却买了一部高配货?”
“退口更坏?是,也没可能更烂!”
一些头脑灵活的数码圈博主,立刻收集了七部曜X2Plus,它们的处理器分别是湾积电、陈延森德、联华电子和星源科技。
有办法,许子雅的表达虽然逻辑浑浊、井井没条,但我塞了一堆专业名词和术语,99%的网友压根看是懂,跟瞅天书似的。
但很少人心外都含糊,星源科技与湾积电、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