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瞬间加快,手心也冒出了汗。这几天的忙碌、邻居们的期待一下子涌上心头,她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抱着画作坐在地上,雪团也察觉到她的情绪,轻轻蹭着她的手臂,发出安慰的 “喵” 声。
“小夕,画做好了吗?我来……” 李爷爷拿着做好的画框走进画室,看见地上的林夕和画作,连忙放下画框走过去,“怎么了这是?是不是画出问题了?”
林夕哽咽着指了指画右下角的口子,李爷爷凑近一看,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但很快又舒展开:“别着急,这口子不大,咱们想想办法,肯定能修好。”
李爷爷立刻拿出手机,给住在巷尾的张姐打了电话。张姐开了家裁缝铺,手艺特别好,平时邻居们有衣服破了、需要缝补的,都会找她。没过多久,张姐就带着针线、布料赶了过来,还特意带来了一盒专门修补布料的胶水。
“你看,这画用的是亚麻布,我这里有一块颜色差不多的亚麻布,先把破口的地方补好,再用颜料轻轻覆盖,肯定看不出来。” 张姐仔细检查着画作,语气肯定地说,“我以前也帮人修补过画布,你放心,保证不影响画的整体效果。”
张姐先用细针把破口的边缘对齐,再用和画布颜色相近的线轻轻缝合,动作轻柔又熟练。缝合好后,她又用特制的胶水把补丁和原画布粘牢,确保不会脱落。林夕则在一旁准备颜料,按照画作右下角的颜色,调配出一模一样的淡蓝色 —— 那是冬日天空的颜色,也是她特意为《银杏巷・冬》挑选的底色。
张姐修补好画布后,林夕小心翼翼地拿着画笔,在修补的地方轻轻涂抹颜料。她屏住呼吸,一笔一笔地还原着原本的画面,连雪花的纹理都仔细地勾勒出来。李爷爷和张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生怕打扰到她。
半个多小时后,林夕终于放下了画笔。她后退几步,仔细看着画作,修补的地方已经完全融入了画面,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曾经有过破口。“修好了!太好了!” 李爷爷激动地拍了拍手,张姐也松了口气,笑着说:“我就说没问题吧,咱们齐心协力,啥困难都能解决。”
林夕看着眼前的三位邻居,眼眶又湿润了。如果不是他们帮忙,她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她突然明白,《银杏巷四季》之所以能充满温暖,不仅仅是因为她画了巷子里的景致,更因为这些画里融入了邻居们的爱与支持,融入了银杏巷独有的温情。
展览前一天,李爷爷终于把四个画框都做好了。他特意在每个画框的背面,都刻上了 “银杏巷邻里共贺” 几个字,还让巷子里的邻居们都在上面签了名。当林夕把《银杏巷四季》装裱进画框时,看着画框上熟悉的签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