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樊稠两路军马,竟犯长安,京城危急。
布急领军回,背后李傕、郭汜杀来。
布无心恋战,折了好些人马。
到长安城下,贼兵云屯雨集,围定城池,布军与战不利。
军士畏吕布暴厉(领军之人,人品、个性决定其手下之质),多有降贼者。
数日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平乱后不能抚平人心,终为隐患),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
吕布拦挡不住,引数百骑要王允同布一起逃走,允为了所谓的国家大义坚持留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愚忠不可为)。
吕布再三相劝,王允只是不肯去。
吕布只得弃却家小,引百余骑飞奔出关,投袁术去了(袁术知道吕布的事迹不可能收留吕布,吕布没有办法,不去投靠他人,自己难逃一死,吕布又去投靠袁绍,之后吕布命运接第十一回)。
四、赶尽杀绝
李傕、郭汜纵兵大掠(军无军纪,便为匪也)。
数名大臣被杀,贼兵围绕内庭至急,侍臣请天子上宣平门止乱。
李傕等望见黄盖,约住军士,口呼“万岁”。
献帝问李傕等人的意图,李傕、郭汜回应:只是为董卓来报仇,非敢造反(师出有名,立场乃定)。
要见王允,才肯退兵。
王允主动站出,见李傕等人。
众贼杀了王允,一面又差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杀害。
此时李傕、郭汜打算杀了献帝(不忘初心,方可目的明确,不致迷失)。
预知献帝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