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恐操杀衡,乃从容对曹操进言:祢衡罪同胥靡,不足发明王之梦(明王:所谓明王,即明况之王的略称;在此是指曹操。胥靡:据说是卫国一个逃犯,逃到了魏国;卫国国君不惜百金和一座城池要把他从魏国换回来绳之以法。主要是为了立法度、向国民申明法令的严肃性。梦和以前周武王飞熊入梦有关系, 想说明祢衡不是那种应梦贤臣。整句话的意思是:祢衡的罪即使同胥靡一样,也不会像胥靡那样,值得用巨大代价来换回这个罪犯以正法,不会对明王统一中国的宏伟梦想有任何帮助。潜意中含有:杀这样的名士反而会对统一国家的理想有损害!)。
操令衡往荆州为使,并许诺:如刘表来降,便用衡作公卿。
衡不肯往,操令二人扶挟而行,教手下文武,整酒于东门外送之。
荀彧想给祢衡一个下马威,衡却将众人侮辱一番。
众欲杀之,荀彧急止之,众恨而散。
衡至荆州,见刘表毕,表面颂德,实讥讽(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表看破曹操借刀杀人之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遣衡去见黄祖,使曹操知表有识,袁绍亦遣使至。
表问众谋士意见,从事中郎将韩嵩建议:今两雄相持,刘备若欲有为,乘此破敌可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如其不然,将择其善者而从之。今曹操善能用兵,贤俊多归,其势必先取袁绍,然后移兵向江东,恐将军不能御;莫若举荆州以附操,操必重待将军矣。
表派韩嵩且去许都,观操动静,再作商议。
去许都前嵩言明:君臣各有定分,刘表若能上顺天子,下从曹公,使嵩可也;如持疑未定,嵩到京师,天子赐嵩一官,则嵩为天子之臣,不复为刘表死矣(光明磊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人待我何,亦待人何)。
表坚持让韩嵩先往观之,嵩辞表,到许都见操。
操遂拜嵩为侍中,领零陵太守,遣嵩回荆州说刘表。
嵩回见表,称颂朝廷盛德,劝表遣子入侍。
表大怒,因嵩怀二心,欲斩之。
嵩声称:刘表负嵩,嵩才负刘表。
蒯良劝解:嵩未去之前,先有此言矣(真正聪明的人,从来都是把丑话说在前面)。
刘表遂赦之。
黄祖以祢衡污蔑祖为土木偶人,遂斩之。
衡至死骂不绝口,刘表闻衡死,令葬于鹦鹉洲边。
曹操知祢衡受害,笑称:腐儒舌剑,反自杀矣!(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三、密事泄露
操因不见刘表来降,便欲兴兵问罪。
荀彧劝谏:袁绍未平,刘备未灭,而欲用兵江汉,是犹舍心腹而顺手足也。可先灭袁绍,后灭刘备,江汉可一扫而平矣( 事情分轻重缓急,重大事,轻小事,才能真正成功,要懂得取舍)。操从之。
董承自刘备去后,无计可施,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所谓的强者,就是能够自如驾驭情感的人,所谓弱者,就是被情感奴役的人)。
帝知国舅染病,令随朝太医前去医治,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