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问:卧龙、凤雏何人也?水镜借口天色已晚,让刘备于此暂宿一宵,明日当言之。
刘备因思水镜之言,寝不成寐,约至更深,忽听一人叩门而入,刘备起床密听之。
闻其人言:久闻刘表善善恶恶,特往谒之。及至相见,徒有虚名,盖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时亲眼所见也未必是真,重大事项更应深入调查后方可行动)。故遗书别之,而来至此。
水镜言其不识明主,其人表示赞同。
刘备暗忖此人必是卧龙、凤雏,即欲出见,又恐造次(沉心静气,方易做出正确判断。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候至天晓,刘备见水镜,求与昨夜之人相见。
水镜称:其人欲往投明主,已到他处去了。
刘备请问其姓名,水镜只称:好!好!
刘备再问:卧龙、凤雏,果系何人?水镜亦只笑称:好!好!
刘备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水镜谦言:其为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其十倍者来助刘备,刘备宜访之。
二、脱险善后
正谈论间,赵云领军前来,刘备大喜,云下马入见言:刘备可速回县,恐有人来县中厮杀。
刘备辞了水镜,与赵云上马,投新野来,备诉说跃马檀溪之事,到县中,与孙乾等商议。
乾献计:先致书于表,诉告此事。
刘备从乾言,即令孙乾赍书至荆州,孙乾向刘表呈上书札,具言蔡瑁设谋相害,赖跃马檀溪得脱。
表大怒,欲斩蔡瑁,蔡夫人出,哭求免死,表怒犹未息。
孙乾言:若杀蔡瑁,恐备不能安居于此矣(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表乃责而释之,使长子刘琦同孙乾至刘备处请罪(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琦奉命赴新野,刘备接着,设宴相待。
琦向刘备请教免祸之计,刘备劝以小心尽孝,自然无祸。
次日,琦泣别。
三、迎敌小胜
刘备见市上一人,长歌而来,刘备闻歌,暗思:此人莫非水镜所言卧龙、凤雏乎?遂下马相见,邀入县衙。
问其姓名,答:乃颍上人也,姓单,名福。久闻刘备纳士招贤,欲来投托,未敢辄造;故行歌于市,以动尊听耳(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只有发出光,人们才能发现金子)。
刘备大喜,待为上宾。
福教刘备将的卢马送予与刘备有仇怨之人,进而免祸,刘备闻言变色,言明不敢闻教。
福笑言:以此言相试耳(言语最易作假!观其言行,共同处事,方见其真心)。
刘备改容起谢,拜单福为军师,调练本部人马。
曹操自冀州回许都,常有取荆州之意,特差曹仁、李典并降将吕旷、吕翔等领兵屯樊城,虎视荆襄,探看虚实。
吕旷、吕翔主动向曹仁请精兵五千,取刘备之头,以献曹操( 吹牛不带缴税;拍马花费银钱)。
曹仁大喜,与二吕兵五千,前往新野厮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