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一表。
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辨症施治,对症下药)。
献茶已毕,孙权向孔明问曹军虚实,孔明夸言:马步水军,约有一百余万。
权怀疑曹军有诈,孔明却言:非诈也。曹操就兖州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平了袁绍,又得五六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万;今又得荆州之军二三十万:以此计之,不下一百五十万。操以百万言之,恐惊江东之士也。
鲁肃在旁,闻言失色,以目视孔明,孔明只做不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权再三确认曹军实情,孔明皆以夸大之词吓孙权,权未及答。
孔明又言:孙权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权问孔明:刘备为什么不降曹?
孔明言:刘备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不能屈处人下!
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 苦而不言,喜而不语,怒而不发,才是活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犹豫不决
众皆哂笑而散,鲁肃责孔明:亮言藐视孙权甚矣。
孔明仰面笑言:孙权不能容物耶!亮自有破曹之计,权不问,亮故不言。
肃确定孔明果有良策后,便入后堂见孙权。
权怒气未息,肃向孙权回禀:孔明有破曹之策,不肯轻言。
权回嗔作喜,同鲁肃复出堂,再请孔明叙话(大丈夫能屈能伸!)。
权见孔明先道歉,孔明亦道歉。
权邀孔明入后堂,置酒相待,数巡之后,权向孔明请教抗曹之策。
孔明分析三方利弊,献计:孙权与刘备协力同心,破曹军。
权大悦,随即许诺: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遂令鲁肃将此意传谕文武官员,送孔明于馆驿安歇。
张昭知孙权欲兴兵,急入见权言: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孙权只低头不语。
顾雍亦附和张昭之言,孙权沉吟未决。
张昭等出,鲁肃入见言:孙权若迟疑,必为众人误矣。
权令肃且暂退,容其三思,肃乃退出。
孙权退入内宅,寝食不安,犹豫不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吴国太见权如此,问明缘由,提醒孙权记得吴太夫人临终之语(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孙权如醉方醒,似梦初觉,想出这句话来。
预知说着甚的,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吴决意抗曹
一、决策初定
吴太夫人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权大喜,即遣使往鄱阳请周瑜议事,使者未发,周瑜已先到。
鲁肃与瑜最厚,先来接着,将前项事细述一番(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周瑜命肃速请孔明来相见。
周瑜方才歇息,张昭、顾雍、张纮、步骘四人,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战将,诸葛瑾、吕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