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深表赞同,乃复入见孙权。
瑜直问:来日调拨军马,孙权心有疑否?权言:忧曹操兵多,寡不敌众耳,他无所疑。
瑜以实较曹军虚实:曹操将中国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亦止七八万耳,尚多怀疑未服,夫以久疲之卒,御狐疑之众,其数虽多,不足畏也。
权抚瑜背许诺:权当续发人马,多载资粮,为瑜后应。瑜前军倘不如意,便还就权,权当亲与操贼决战,更无他疑。
周瑜谢出,暗忖:孔明早已料着孙权之心,亮计画又高瑜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令人连夜请鲁肃入帐,言欲杀孔明之事。
肃不同意杀孔明,建议:令诸葛瑾招亮同事东吴(人才之争,不能为自己用的人才,养着也别放出去!)。瑜善肃言。
瑜升中军帐高坐,聚集文官武将听令。
程普年长于瑜,今瑜爵居其上,心中不乐:是日乃托病不出,令长子程咨自代。
瑜令众将各守其职,调拨已毕,诸将各自收拾船只军器起行。
程咨回见父程普,说周瑜调兵,动止有法。
普大惊,遂亲诣行营谢罪,瑜亦逊谢。
瑜请诸葛瑾说服孔明同事孙权,诸葛瑾即时上马,径投驿亭来见孔明。
孔明接入,哭拜,各诉阔情。
瑾以伯夷、叔齐为鉴,劝孔明同事孙权。
孔明以同理劝瑾同事刘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瑾思:瑾来说亮,反被亮说了瑾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遂无言回答,起身辞去。
瑾回见周瑜,细述孔明之言。
瑜问瑾意如何?瑾言:瑾受孙将军厚恩,不肯相背!
瑜言:瑾既忠心事主,不必多言,瑜自有伏孔明之计( 棋逢对手,先礼后兵)。
预知周瑜定何计伏孔明,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