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服计定
韩当、周泰探知先主移营就凉,急来报知陆逊,逊大喜,遂引兵自来观看动静:只见平地一屯,不满万余人,大半皆是老弱之众,大书“先锋吴班”旗号(先锋皆老弱,可信乎?)。
周泰言:泰视此等兵如儿戏耳,愿同韩当分两路击之,如其不胜,甘当军令。
陆逊看了良久,以鞭指言:前面山谷中,隐隐有杀气起;其下必有伏兵,故于平地设此弱兵,以诱逊耳,诸公切不可出。(果帅才也!)众将听了,皆以为懦。
次日,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
坐。
徐盛、丁奉入帐禀陆逊言:蜀兵欺吴太甚!盛等愿出击之!(如此气量,勉强为将耳!)逊笑言:盛等但恃血气之勇,未知孙、吴妙法,此蜀诱敌之计也,三日后必见蜀诈矣。徐盛言:三日后,蜀移营已定,安能击之乎?逊言:逊正欲令蜀移营也。
诸将哂笑而退。
过三日后,会诸将于关上观望,见吴班兵已退去。
逊指言:杀气起矣,刘备必从山谷中出也。言未毕,只见蜀兵皆全装惯束,拥先主而过。
吴兵见了,尽皆胆裂。
逊言:不听诸公击班者,正为此也,今伏兵已出,旬日之内,必破蜀矣。
诸将皆言:破蜀当在初时,今连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蜀诸要害,皆已固守,安
能破乎?
逊言:今守之久矣,不得逊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诸将方才叹服。
陆逊已定了破蜀之策,遂修笺遣使奏闻孙权,言指日可以破蜀之意。
权览毕,大喜言:江东复有此异人,权何忧哉!诸将皆上书言逊懦,权独不信,今观逊言,果非懦也。大起吴兵来接应。
二、准备后事
先主于猇亭尽驱水军,顺流而下,沿江屯扎水寨,深入吴境。
黄权谏言:水军沿江而下,进则易,退则难。权愿为前驱,备宜在后阵,庶万无一失。(主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先锋,冲锋陷阵;各司其职!)
先主言:吴贼胆落,备长驱大进,有何碍乎?(想死,拦也拦不住!)
众官苦谏,先主不从,遂分兵两路:命黄权督江北之兵,以防魏寇;先主自督江南诸军,夹江分立营寨,以图进取。
细作连夜报知魏主,言蜀兵伐吴,树栅连营,纵横七百余里,分四十余屯,皆傍山林下寨;今黄权督兵在江北岸,每日出哨百余里,不知何意。
魏主闻之,仰面笑言:刘备将败矣!群臣请问其故。
魏主言:刘备不晓兵法,包原隰险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把大军铺开驻扎在地势过于复杂的大片地方,是完全违反军事学的错误措施。)。备必败于东吴陆逊之手,旬日之内,消息必至矣。(曹丕都晓之事,刘备竟不知?!曹操胜曹丕数筹,曹丕又胜刘备数筹。若非曹操无暇,诸葛亮妙计,刘备早死于曹操之手!)
群臣犹未信,皆请拨兵备之。
魏主言:陆逊若胜,必尽举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