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分付言:永等皆记备言:备亡之后,永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亮,不可怠慢。言罢,遂命二王同拜诸葛亮。
二王拜毕,诸葛亮言:亮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先主谓众官言:备已托孤于亮,令禅以父事之,众官俱不可怠慢,以负备望。
又嘱赵云言:备与云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云可想备故交,早晚看觑备子,勿负备言(为刘禅再加一道岗!)。
云泣拜言:云敢不效犬马之劳!
先主又谓众官言:众官,备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
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时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
三、计起计破
先主驾崩,文武官僚,无不哀痛,诸葛亮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
太子刘禅出城迎接灵柩,安于正殿之内。
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
诏言:备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备闻人年五十,不称夭寿。今备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禅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古名言,当谨记!)。惟贤惟德,可以服人;禅父德薄,不足效也。禅与亮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禅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
群臣读诏已毕。
诸葛亮言: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立嗣君,以承汉统。
乃立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
加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葬先主于惠陵,谥曰昭烈皇帝,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谥为皇后。
升赏群臣,大赦天下。
魏军探知此事,报入中原。
近臣奏知魏主,曹丕大喜言:刘备已亡,丕无忧矣。何不乘蜀国中无主,起兵伐之?
贾诩谏言:刘备虽亡,必托孤于诸葛亮。亮感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丕不可仓卒伐之。
司马懿从班部中奋然而出言: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丕大喜,遂问计于懿。
懿言:若只起中国之兵,急难取胜。须用五路大兵,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
丕问何五路,懿言:可修书一封,差使往辽东鲜卑国,见国王轲比能,赂以金帛,令起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此一路也。再修书遣使赍官诰赏赐,直入南蛮,见蛮王孟获,令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以击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吴修好,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此三路也。又可差使至降将孟达处,起上庸兵十万,西攻汉中:此四路也。然后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十万,由京兆径出阳平关取西川;此五路也。共大兵五十万,五路并进,诸葛亮便有吕望之才,安能当此乎?
丕大喜,随即密遣能言官四员为使前去;又命曹真为大都督,领兵十万,径取阳平关。此时张辽等一班旧将,皆封列侯、俱在冀、徐、青及合淝等处,据守关津隘口,故不复
调用(此所谓共享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