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西番国王轲比能,引兵犯西平关;马超积祖西川人氏,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曹魏有曹彰打得乌恒军胆寒,蜀汉有马超为羌人的神威天将军,因此三国时期少有外族入侵中原!),亮已令马超紧守西平关,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换,以兵拒之:此一路不必忧矣。
南蛮孟获,兵犯四郡,亮亦飞檄遣魏延领一军左出右入,右出左入,为疑兵之计:蛮兵惟凭勇力,其心多疑,若见疑兵,必不敢进:此一路又不足忧矣。
孟达引兵出汉中,达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亮已作一书,只做李严亲笔,令人送与孟达;达必然推病不出,以慢军心:此一路又不足忧矣。
曹真引兵犯阳平关,亮已调赵云引一军守把关隘,并不出战,曹真若见蜀军不出,不久自退矣。此四路兵俱不足忧。
亮尚恐不能全保,又密调关兴、张苞二将,各引兵三万,屯于紧要之处,为各路救应。此数处调遣之事,皆不曾经由成都(此等军国大事,成都无人知晓,若亮反禅,禅能敌否?),故无人知觉。
只有东吴这一路兵,未必便动:如见四路兵胜,川中危急,必来相攻;若四路不济,安肯动乎?亮料孙权想曹丕三路侵吴之怨,必不肯从丕言。虽然如此,须用一舌辩之士,径往东吴,以利害说之,则先退东吴:其四路之兵,何足忧乎?但未得说吴之人,亮故踌躇。
后主言:太后亦欲来见相父,今禅闻相父之言,如梦初觉,复何忧哉!
诸葛亮与后主共饮数杯,送后主出府,众官皆环立于门外,见后主面有喜色。
后主别了诸葛亮,上御车回朝,众皆疑惑不定。
诸葛亮见众官中,一人仰天而笑,面亦有喜色。
诸葛亮视之,乃义阳新野人,姓邓,名芝,字伯苗,现为户部尚书;汉司马邓禹之后。
诸葛亮暗令人留住邓芝,多官皆散,诸葛亮请芝到书院中,问芝:今蜀、魏、吴鼎分三国,欲讨二国,一统中兴,当先伐何国?
芝言:以愚意论之:魏虽汉贼,其势甚大,急难摇动,当徐徐缓图;今禅初登宝位,民心未安,当与东吴连合,结为唇齿,一洗备旧怨,此乃长久之计也。未审亮钧意若何?
诸葛亮大笑言:亮思之久矣,奈未得其人。今日方得也!
芝问:亮欲其人何为?诸葛亮言:亮欲使人往结东吴,芝既能明此意,必能不辱君命。使吴之任,非芝不可。
芝言:芝才疏智浅,恐不堪当此任。诸葛亮言:亮来日奏知禅,便请伯苗一行,切勿推辞。(先斩后奏乎?)
芝应允而退。
至次日,诸葛亮奏准后主,差邓芝往说东吴。
芝拜辞,望东吴而来。
未知邓芝此去若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