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擒孟获
诸葛亮自驾小车,引数百骑前来探路,前有西洱河,水势虽慢,并无一只船筏。
诸葛亮令伐木为筏而渡,其木到水皆沉,诸葛亮遂问吕凯(先问后行可好?!),凯言:西洱河上流有一山,其山多竹,大者数围,可令人伐之,于河上搭起竹桥,以渡军马。
诸葛亮即调三万人入山,伐竹数十万根,于河面狭处,搭起竹桥,阔十余丈。乃调大军
于河北岸一字儿下寨,便以河为壕堑,以浮桥为门,垒土为城;过桥南岸,一字下三个大营,以待蛮兵。
孟获引数十万蛮兵,恨怒而来,将近西洱河,孟获引前部一万刀牌獠丁,直扣前寨搦战。
诸葛亮乘驷马车,左右众将簇拥而出,诸葛亮见孟获骑赤毛牛,口中辱骂,手下万余洞丁,各舞刀牌,往来冲突。
诸葛亮急令退回本寨,四面紧闭,不许出战,蛮兵皆裸衣赤身,直到寨门前叫骂。
诸将大怒,皆来禀诸葛亮言:诸将情愿出寨决一死战!(诸将皆莽夫耶?)诸葛亮不许。
诸将再三欲战,诸葛亮止言:坚守数日,待获猖獗少懈,亮自有妙计破之。
蜀兵坚守数日,诸葛亮在高阜处探之,窥见蛮兵已多懈怠,乃聚诸将问:诸将敢出战否?
众将欣然要出,诸葛亮先唤赵云、魏延入帐,向耳畔低言,分付如此如此,二人受了计策先进。
又唤王平、马忠入帐,受计去了。
再唤马岱分付:亮今弃此三寨,退过河北;亮军一退,岱可便拆浮桥,移于下流,却渡赵云、魏延军马过河来接应。岱受计而去。
唤张翼言:亮军退去,寨中多设灯火,孟获知之,必来追赶,翼却断获后。张翼受计而退。
诸葛亮只教关索护车,众军退去,寨中多设灯火,蛮兵望见,不敢冲突。
次日平明,孟获引大队蛮兵径到蜀寨之时,只见三个大寨,皆无人马,于内弃下粮草车
仗数百余辆。
孟优问:诸葛弃寨而走,莫非有计否?孟获言:料诸葛亮弃辎重而去,必因国中有紧急之事:若非吴侵,定是魏伐。故虚张灯火以为疑兵,弃车仗而去也。可速追之,不可错过。
孟获自驱前部,直到西洱河边,望见河北岸上,寨中旗帜整齐如故,灿若云锦;沿河一带,又设锦城。
蛮兵哨见,皆不敢进。
获谓优言:此是诸葛亮惧获追赶,故就河北岸少住,不二日必走矣。遂将蛮兵屯于河岸,又使人去山上砍竹为筏,以备渡河;却将敢战之兵,皆移于寨前面,蜀兵早已入自己之境(凡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顾前不顾后。)。
四壁厢火明鼓响,蜀兵杀到,蛮兵獠丁,自相冲突,孟获大惊,急引宗族洞丁杀开条路,
径奔旧寨。
赵云从寨中杀出,获慌忙回西洱河,望山僻处而走,马岱杀出,孟获只剩得数十个败残
兵,望山谷中而逃。
见南、北、西三处尘头火光,只得望东奔走,方才转过山口,见一大林之前,数十从人,
引一辆小车;车上端坐诸葛亮,呵呵大笑言: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