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在人为
蜀汉建兴七年夏四月,诸葛亮兵在祁山,分作三寨,专候魏兵。
司马懿引兵到长安,张郃接见,备言前事。
懿令郃为先锋,戴陵为副将,引十万兵到祁山,于渭水之南下寨,郭淮、孙礼入寨参见。
懿问:淮等曾与蜀兵对阵否?二人答言:未也。
懿言:蜀兵千里而来,利在速战;今来此不战,必有谋也。陇西诸路,曾有信息否(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
淮言:已有细作探得各郡并无他事,只有武都、阴平二处,未曾回报。
懿言:懿自差人与诸葛亮交战,淮二人急从小路去救二郡,掩在蜀兵之后,蜀必自乱矣。
二人受计,引兵五千,从陇西小路来救武都、阴平,就袭蜀兵之后。
郭淮于路谓孙礼言:仲达比诸葛亮如何?礼言:诸葛亮胜仲达多矣。
淮言:诸葛亮虽胜,此一计足显仲达有过人之智。蜀兵如正攻两郡,淮等从后抄到,蜀岂不自乱乎?
哨马来报:阴平已被王平打破了,武都已被姜维打破了,前离蜀兵不远。
礼言:蜀兵既已打破了城池,如何陈兵于外?必有诈也,不如速退(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郭淮从之。
方传令教军退时,山背后闪出诸葛亮一枝军马来,左有关兴,右有张苞。
孙、郭二人见之,大惊。
诸葛亮大笑言:司马懿之计,安能瞒得过亮?懿每日令人在前交战,却教淮等袭亮军后。武都、阴平吾已取了,淮二人不早来降,欲驱兵与亮决战耶?
郭淮、孙礼听毕,大慌。
王平、姜维引兵从后杀来,兴、苞二将又引军从前面杀来,两下夹攻,魏兵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
张苞望见,骤马赶来,不期连人带马,跌入涧内(阴沟里翻船,乐极生悲!),后军急忙救起,头已跌破,诸葛亮令人送回成都养病。
郭、孙二人走脱,回见司马懿言:武都、阴平二郡已失,诸葛亮伏于要路,前后攻杀,因此大败,弃马步行,方得逃回。
懿言:非淮等之罪,诸葛亮智在懿先(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可再引兵守把雍、郿二城,切勿出战,懿自有破敌之策。二人拜辞而去。
懿又唤张郃、戴陵分付:今诸葛亮得了武都、阴平,必然抚百姓以安民心,不在营中矣。郃二人各引一万精兵,今夜起身,抄在蜀兵营后,一齐奋勇杀将过来,懿引军在前布阵,只待蜀兵势乱,懿大驱士马,攻杀进去:两军并力,可夺蜀寨也。
二人受计引兵而去。
戴陵在左,张郃在右,各取小路进发,深入蜀兵之后,三更时分,来到大路,两军相遇,合兵一处,从蜀兵背后杀来。
行不到三十里,前军不行,张、戴二人自纵马视之,见数百辆草车横截去路。
郃言:此必有准备,可急取路而回。才传令退军,伏兵四下皆出,把二人围住。
诸葛亮在祁山上大叫言:戴陵、张郃可听亮言:司马懿料亮往武都、阴平抚民,不在营中,故令郃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