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寒门宰相 > 三百二十章 题眼

三百二十章 题眼(3 / 5)

    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赵祯在策问将自己批得一无是处,但身为臣子的绝不可如此批评天子。

    领导开会先检讨说我有些地方作的不对,还请大家以后多指教。一旁的人站起身来道,是啊,领导你有一二三不对的地方,希望你以后多改正。

    这样的员工恐怕就…

    即便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但方寸还是要把握好的。

    章越想到这里已过了半个时辰,却见一旁苏辙也已是动笔了。

    苏辙先抄录题目,然后写下臣谨对曰,臣不佞,陛下过听,策臣于庭,使得竭愚衷以奉大对……

    ……陛下策臣曰:“朕承祖宗之大统,先帝之休烈,深惟寡昧,未烛于理。”又曰:“志勤道远,治不加进,夙兴夜寐,于兹三纪。”此陛下忧惧之言也。”

    “然臣以谓陛下未有忧惧之诚耳。往者宝元、庆历之间,西羌作难,陛下昼不安坐,夜不安席。当此之时,天下皆谓陛下忧惧小心如周文王。然而,自西方解兵,陛下弃置忧惧之心而不复思者,二十年矣……”

    与兄长苏轼的制策不同,苏辙的制策令人看了是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这等犀利的辞锋倒也是令人浑身一震,看得后背湿出一身冷汗。

    如今苏轼,苏辙开写后,章越仍未动笔,此番御试他倒真落在最后一个了。

    章越不同于苏轼,苏辙,他构思起五百字的阁试可以轻巧作答,但三千字的御试,他要先想自己策问的题眼在哪。

    在他看来古往今来最好的制科策对,即是董仲舒给汉武帝献上的天人三策。

    这篇策问他反复读了好几次。

    当时汉武帝也是如今日宋仁宗般诚恳求教,向董仲舒言,朕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章越想到,咱大宋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是皇帝的问题么?

    不是,退一步说来帝王将相并不是历史决定因素,更深一步是制度问题么?似近了一步。

    然而制度更深一步,是这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文化所决定。

    君王的德与不德,官家又多纳了几个妃子,又建了几个宫殿,是儒家献策思路。

 &n

最新小说: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晋末长剑 升龙 上命昭唐 王猛传奇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白月光破棺而出 我在大明开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