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了大局,必须支援刘福通,共同抵抗元兵大军。
“可张士诚那里不得不防,他有通元的嫌疑,咱们若是前去支援刘福通,万一张士诚在后方抄了咱们老家怎么办?”
殷天正考虑的多一些,害怕自家军队被张士诚抄了后路,把应天府丢了。
“张士诚不得不防,但刘福通那里也必须去救!这样,殷将军,你率明军水军,与长江下游布防,牵制张士诚的部队,让他们不敢轻易来犯,若有必要,可随时攻占张士诚的地盘。”
宋青书想了一下,张士诚在自己身边的确是一个定时炸弹,可如今没有借口,还不是讨伐他的时候,所以只能先防着他,让殷天正为水军主将,在长江下游布防,应对张士诚的军队。
“其余人等,率大军,北上颍州,支援刘福通。并通知彭和尚,让他在江州等地随时接应,一旦应天府有事,随时支援。”
随着众人商议之后,宋青书下了一系列的命令,确定了此次北上支援刘福通,抵挡元军的作战计划。
“应天府还要安排一得力将领坐镇,应对突发情况,不知大王希望由谁负责?”
此时朱元璋身旁的一人突然开口,提醒宋青书应天府需要有人坐镇。
“你是何人?之前为何没见过你?”
宋青书看了一眼朱重八,知道他身边总是会刷新出猛人,不知这又会是哪一个,遂出言询问。
“在下姓李名善长,字百室,定远人。朱将军攻占滁州时特来投靠明军。今特来为大王分忧。”
李善长神色从容,向在场众人介绍自己。
宋青书听完,顿时坐直身子,没想到眼前的人会是李善长,这可是日后的大明开国首辅!与刘伯温一样的智力型英雄。
他二人一个被称为‘明朝的萧何’;一个被称为‘明朝诸葛亮’,都是极为优秀的人才。
可惜两人分属不同派别,所以一直不和。
不过二人都是智谋过人之士,宋青书此时也想听听李善长有什么建议。
“那不知派何人驻守应天,以作后应?”
众人全都看向李善长,希望他不要说出自己的名字。
毕竟上前线打仗才有军功,留下来看守应天府,怎能比去打仗功劳大?
“当选老成持重之人,应天府是我明军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