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偷偷抽菸”李小云被烟雾呛醒,披衣走过来,伸手抽走他指间的半截烟,“宝宝说爸爸的肺要变成蜂窝煤了。”她的语气带著嗔怪,眼中却满是关切。
肖镇將她轻轻揽进怀里,下巴蹭著她的发顶:“等反应堆安全壳封顶,我就天天陪你数胎动。”
电脑屏幕上,郭林传来新的配比方案,建议將水泥標號提高一级,並添加適量的减水剂。
肖镇立刻在图纸上標註修改意见,笔尖沙沙作响。
窗外,探照灯刺破雨幕,远处塔吊的轮廓在夜色中如同钢铁巨兽,守护著这片承载著希望的土地。
凌晨三点,实验室里灯火通明。肖镇和郭林团队反覆进行混凝土试配试验,搅拌机的嗡鸣声与天平的滴答声交织成独特的旋律。
李小云送来了热薑汤,看著丈夫布满血丝的眼睛,心疼不已:“歇会儿吧,身体垮了怎么建核电站”
肖镇喝了一口薑汤,暖意从胃里蔓延开来:“小云,你知道吗每一次核反应就像生命的诞生,需要精准的控制和极致的呵护。
这座核电站不仅是国家的能源希望,也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新的混凝土配比方案终於確定。
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如何在短时间內將新方案落实到施工中,確保核岛基座的浇筑按期完成。
第二天清晨,肖镇组织召开紧急工程统筹会议。
会议室里,施工队、监理组、技术人员围坐在一起,气氛紧张。
肖镇站在白板前,用红笔圈出关键节点:“从现在起,所有材料重新採取预选、覆核实验、採购,採用三班倒施工。
每浇筑完一个区域,立即进行强度检测。”他的声音坚定有力,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工地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正式打响。
李小云主动请缨,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医疗点,隨时处理工人的突发伤病。
她挺著孕肚,穿梭在泥泞的工地上,为受伤的工人包扎,用实际行动詮释著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11月20日,距离预定的核岛浇筑节点只剩七天。
这一天,天空终於放晴,阳光洒在秦山核电基地,给忙碌的工地镀上一层金色。
肖镇站在核岛基座旁,看著第一车符合標准的混凝土缓缓倒入模板,心中感慨万千。
李小云站在他身旁,轻轻挽住他的胳膊:“老公,你看,我们的孩子和这座核电站一起成长。”
在接下来的七天里,整个工地进入了最后的衝刺阶段。
肖镇几乎寸步不离施工现场,实时监控浇筑进度和质量。
李小云则在医疗点和办公室之间来回奔波,既要照顾工人的健康,又要为丈夫准备营养餐。
浇筑完成的那一刻,工地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肖镇和李小云相视而笑,眼中闪烁著泪光。这不仅是工程上的胜利,更是他们共同奋斗的见证。
深夜,办公室里,肖镇和李小云依偎在一起。窗外,核岛的轮廓在月光下愈发清晰。
李小云將丈夫的手放在自己的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