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山正给工具机披红绸:“老伙计,带你造火箭去!“
镜头扫过新厂区,恆温车间玻璃幕墙映著秦岭雪峰。
老工匠突然掏出发黑的铝饭盒:“当年用边角料打的,装过飞弹零件也装过窝头...“
“六百亿债券“財政部长的冷笑冻结空气。
肖镇甩出地籍图:“魔都红旗厂三十亩地!“红圈锁住陆家嘴地块,“港城地產商开价二十亿港幣,购建十条民品线!“
-雷霆落地
二月惊雷劈开渝州的夜。红岩厂纪委办公室,赵建国在搬迁协议按下手印,工具箱里突然滚落搪瓷杯。
“七五年厂里比武发的。“杯身“劳动光荣“的红字剥落如血,“跟著捷克工具机三十年...“年轻纪委干部递纸巾的手停在半空——老人眼角乾涸,唯有用机油保养的双手泛著光。
“新厂区有恆温车间...“干部话音未落,老车工猛地攥住他手腕:“装大功率排风扇!车高温合金冒蓝烟那才够劲!“
窗外闪电照亮车间,捷克工具机的铭牌反射冷光:1971-cp
京城的小会议室,领导指尖划过方案封面的冰:“职工保障基金...“
“包括这个。“肖镇推出烤红薯老汉的照片。
照片背面是钢笔字跡:“张永福,上甘岭战役荣立二等功,现月收入37.5元。“
窗外传来元宵节的鞭炮声,屋里静得能听见雪融化的滴答。
新火种
长安技术中心的奠基礼上,肖镇刚把铁锹塞给青年技工,忽见王铁山在人群后缩著破鞋。
“王师傅!“肖镇的高喊惊飞群鸟,“给后生讲讲深孔加工!“
老汉转身要逃,狄幸捧著的檀木盒砰然开启——红星厂那套钻头在红绒布上寒光凛冽。
当老茧密布的手握住锹柄,肖镇抓把沙土拋向空中:“三线建设是埋进深山的火种...“
沙粒在六大基地沙盘上簌簌滚动,秦岭南坡的残雪正化作溪流,漫过刚解冻的麦田。
“报告!“陈海突然挤进人群,“黔东南电子厂的老设备...“他展开油布包,二十块卡西欧手錶在阳光下刺目。
“刘副厂长刑前託付的。“青年声音哽咽,“说卖设备的钱...都在这里了。“
肖镇拾起块表贴耳倾听,电子蜂鸣声穿透春风。
“听见吗“他把表按在王铁山胸口,“这是新长征的秒表。“
远处奠基碑的混凝土正汩汩注入基坑,像熔化的铁水漫过沧桑大地。
…………………………
ps:歷史年轮
1985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火箭总师抚摸著燃料舱內壁减重35%的深孔:“王铁山班组的遗產。“
而在城京军博,万吨水压机展柜的电子屏循环播放著红星厂最后的影像:孩子们在水压机基座画的跳房子格子里,粉笔数字“1964-1981“正被雨水慢慢冲淡。
那上面是真实事件,所以致敬这些可爱奉献的三线建设者们!
……………………
春节过后,肖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