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煮工业盐。
轮椅上的张卫国突然连人带椅坠入冰河!
肖镇的將官服如战旗掠过夜空,怀里的红星厂水压机模型滚落冰面。
“接著讲课!“肖镇將模型塞进青年怀中。
张卫国冻紫的手指摩挲微缩齿轮:“同...同心度要用千分表...“
冰层下传来重型运输车的轰鸣,那是江城基地的捷克工具机在破冰前行。
铁流奔腾
1983年元旦零时,肖镇站在江城基地百米观测塔。
风雪扑打防弹玻璃,肖镇的將官服结满冰甲。
六大基地的灯火在电子沙盘上奔涌成河:
长安中心:王铁山班组完成长征三號燃料舱(减重35%)
蓉城研究院:黔东南微波元件通过东方红卫星实测
江城基地:赵建国车出第10000件新能源汽车底盘
狄幸展开龙溪镇电报:“技校首届学员张卫国——深孔加工考核满分!“
肖镇抓过麦克风,声音炸响在千里之外的车间、研究所、技校操场:
【通报新时代三线坐標】
东经103°41 北纬30°03 海拔480米火箭燃料舱完工
东经113°15 北纬23°08 海拔110米盲钻考核合格
东经121°47 北纬31°14 海拔4米民品生產线投產
军工博物馆里,万吨水压机在声控指令下缓缓压下。
横樑阴影笼罩著轮椅上的张卫国,少年指尖拂过基座玻璃罩——在“1964-1982“的铭牌旁,新镶嵌的红星厂地砖残片里,半枚卡西欧电池在射灯下泛起濒死的幽光。
…………………………
ps时光年轮:
2018年12月27日,长征五號遥三火箭喷射烈焰刺破苍穹。总师杨小斌的耳机突然响起肖镇遗言:“...请通报最终坐標。“
当他念出地月转移轨道参数的剎那,控制屏闪现王铁山1971年的手写笔记。
泛黄纸页上,深孔加工曲线与太空轨道以0.001%的误差完美重合。
观礼席上的张卫国仰头望天,军工袄右肩的圆形补丁在火箭烈焰映照下,如一枚用热血淬链的永恆勋章。
轮椅扶手的金属铭牌反著光,上面刻著新三线的起点坐標——正是1983年元旦肖镇通报的第一个数字。
……………………
肖镇这近两年时间总算是把全国较大规模的三线厂难题拉上了改革初期经济发展的列车。
解决处理1236家三线厂,撤併新建整理出汽车、机械、精密零件、特种设备、仪器仪表等主要以六大地域性中心工业城市的工业產业生產基地和行业集团公司。
2年时间累计培训各层级骨干工人、技术能手、工程师、管理人员达到140万人次。
学歷、技术提升和產品开发有序开展,累计新建专门技术学校达到24所,累计定向委培中、大学学歷提升累积1.9万人。
建立特种、特需专项工作实验室、实验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