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一刻,没有相亲的尷尬,没有代际的隔阂,只有对科学和自然的共同敬畏。
返程前夜,五位年轻人相约来到甲板上。南极的极夜即將结束,天际线处已经出现微弱的光芒。
“真不敢相信我们真的要离开了,”华雨晴不舍地说,“这段时间像梦一样。”
余薇薇点头:“我收集的数据足够写好几篇论文了。”
刘询看著两位姑娘,真诚地说:“说实话,一开始被外公骗来相亲,我是一百个不愿意。但现在我很感激这次机会。”
铭童附和:“是啊,不仅来了南极,还认识了你们这两位优秀的『兄弟』。”
铭盛难得地开了个玩笑:“所以咱们这是『南极五结义』”
五人笑作一团,举起热饮“乾杯”。
暗处,三位老爷子看著这一幕,表情复杂。
“彻底没戏了,”余建平嘆气,“你看他们那样子,完全就是好哥们。”
华天宇却笑了:“这样不也很好吗科学的未来需要合作,而不是联姻。”
肖镇沉默良久,最后缓缓道:“你们说得对。这次旅行虽然没有达成最初的目的,但收穫了更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他望著远方渐渐亮起的天际:“这些孩子在南极找到了比爱情更珍贵的东西——对科学的热情,对自然的敬畏,还有彼此间的信任与合作。”
最后一天,返航前,五位年轻人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礼物——三位老爷子亲自为他们申请的“极地科研助理”证书,以及未来参与极地科考项目的邀请。
“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肖镇对五位年轻人说,“南极教会我们的不应该留在这里,而要带回去,应用到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
回程的航程似乎比去时快了许多。五位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整理数据、討论论文,甚至开始规划未来的合作项目。
华雨晴和刘询计划合作研究极地环境对无人机性能的影响;余薇薇和铭童则打算共同开发一套极地科考数据分析系统;铭盛则对船上的新能源系统產生兴趣,计划在这方面深入钻研,他觉得这比他们几兄弟弄得劳什子快打和团饱更有意义和价值。
相亲的尷尬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科研伙伴间的默契与尊重。
某个夜晚,肖镇独自站在甲板上,望著北方的星空。华天宇悄悄走过来:“怎么,还在为相亲计划失败鬱闷”
肖镇摇头:“恰恰相反。我最初的目的確实是想让这些年轻人在一起,但现在看来,他们找到了更適合的相处方式。”
他顿了顿,继续说:“科学的传承不只是血脉的延续,更是精神与知识的传递。看到他们对科研產生真正热情,比什么联姻都有价值。”
华天宇拍拍老友的肩膀:“你能这么想就好。说起来,老余已经在计划下一次北极科考了,说要带这些年轻人一起去。”
肖镇笑了:“那老傢伙,倒是会捡现成的。”
当“雪茹號”终於返回粤州港时,五位年轻人已经与出发时判若两人。
皮肤被南极的阳光晒得微红,眼中却多了几分科学家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