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中,最了解赵衻的人不是奶娘秀茵,也不是从小就跟在赵衻身边的双喜,而是王府大管家赵怀恩。
“以后再也不跟你打赌了。”
起码有关于赵衻的打赌,他肯定不会再跟赵怀恩赌。
赵怀恩淡淡一笑:“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赶紧跟上。”
宋朝的皇宫比较特殊,贯穿了五代十国,是仿照洛阳宫殿紫微城的模式,跟以后的故宫肯定没法儿比,但依旧是高大巍峨,雄伟壮阔。
皇宫的正殿叫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大庆典北侧是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以及接待外来使臣都在紫宸殿举行。
在紫宸殿西北方向,是文德殿,平时皇帝处理完早朝,都会在此殿休息,或召集重臣在此开小会,因此文德殿又有内朝之称。
刘公公带着赵衻来文德殿,站在殿外等了一会儿,殿内便响起了内监的呼喊声,明明是尖厉的嗓音,却喊出了惶惶正大的意味。
“宣,韩王觐见。”
赵衻听到之后,立刻整了整衣袍,跟着刘公公大踏步走进了文德殿。
来到大殿中央,赵衻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见过几位大人。”
“皇儿免礼。”
赵衻抬起头,面向皇帝赵恒,赵恒的面容不算苍老,一身华贵的服饰,正襟危坐,脸色显得颇为难看。
很显然,刚刚应该是被几位大臣给喷了。
不得不说,北宋的历任皇帝,对臣子还是非常宽容的,尤其是对读书人,除非是特大的罪过,否则最多也就是流放,不会危及到性命。
他爹赵恒这一代还不算什么,到了下一代的仁宗皇帝,更加宽仁,宽仁到连自己的皇子都保不住,这都已经不能说是宽仁,而是懦弱。
被文官欺负到头上的皇帝,历朝历代都没有几个,而宋仁宗绝对是排在前三的存在。
不等赵恒开口,柯政便开口道:“韩王殿下,刚刚西北边关急报,夏国派出了使团前来东京商谈岁币一事,如今使团已在路上,你可知晓”
在唐朝末年,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封五州之地,党项一族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政权与北宋,五州之地被北宋并吞后,李继迁出走创业,于淳化元年被辽朝封为夏国王,陆续占领了河西走廊诸州,所以柯政口中的夏国,其实党项一族占领的河西走廊。
赵衻点点头:“知道,我听说李德明联系上辽国,准备取消我们之前谈的朝贡。”
李德明也就是现在夏国王,定难军的首领,他在历史上算不得有名,但他生了一个很有名的儿子,那就是后来的西夏国国主李元昊。
此前在战场上,他还跟李元昊较量过一次,可惜……如果不是有人挡下了那必杀的一枪,李元昊现在坟头上的野草都应该三丈高了。
案前赵恒一脸忧心:“不错,所以急召你进宫,就是有一事想听听你的建议,夏州的定难军最近又有复起之势,你曾击溃定难军,收复两州之地,依你之见,我们大宋该如何应对党项李氏”
赵衻虽在东京,但整个西北边境其实是牢牢掌握在他手中的,从西北边境传回东京的消息,除了需要八百里加急的大事之外,他甚至比朝堂都还要先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