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赵盼儿趴在赵衻身上一动也不想动,一边感受着赵衻的气息,一边诉说着这两年的思念。
等到两人说完话,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来,赵衻索性留在王府,准备第二天再入宫请安。
翌日,文德殿。
赵衻和赵盼儿刚一进门,就看见一个小娃娃从里面跑出来,后面还跟着喊慢点的绣茵和刘婉。
“母妃。”
小家伙见到赵盼儿进来,当即脆生生的喊了一声,然后站在赵盼儿和赵衻面前,仰着小脑袋一脸好奇的打量着赵衻,一点也不怕生。
“你还知道回来啊。”刘婉抱起小家伙,佯怒道:“一去就是三年,连你儿子都不认识你了。”
小家伙挺聪明的,听到刘婉这么一说,扑扇着明亮的大眼睛问道:“你是我父王吗”
“对,我就是你父王。”
赵衻一脸宠溺的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正准备再说点什么,却听里面传来赵恒的声音。
“还不滚进来。”
语气中带着些许怒意,很显然是不满赵衻昨日先回了王府没入宫请安。
“你啊你,回京也不知道先来给你父皇请安,赶紧进去吧。”刘婉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给赵衻使了个眼色,最后招呼着赵盼儿走了。
时隔三年,父子二人再见面,气氛远不如之前的和谐,赵恒一直借着各种事情,骂骂咧咧个不停,但赵衻却明显能感觉到,赵恒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极大变化。
如果说三年前,赵恒对他多少有些忌惮,那么现在已经完全将他视为了继承人。
与其说是骂,还不如说是教导。
最后,赵恒对赵衻进行了大肆封赏,当着赵衻的面,在册立储君的圣旨上盖上了玉玺。
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约定,在五年之内,如果赵衻收复燕云十六州,赵恒就册立他为储君。
立储一事,父子俩都没太在意,但却引起了朝野震动,百官上谏,倒是民间的百姓,尤其是东京城的百姓,都是欢呼雀跃,振奋不已。
其实以功绩来说,赵衻灭了定难军,收复河西走廊,之后大败辽军,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样的丰功伟绩,再加上他还是赵恒的嫡子,入主东宫绝对有资格。
但朝廷的事情,可不是只看功绩的,反正册立太子的旨意一出来,就引起了百官反对,在宣布册立太子的大朝会上,无数文官都弹劾起了赵衻。
有的说赵衻抗旨不尊,有的说赵衻蓄意挑起战事,还有说赵衻擅自出兵,造成两国大战,罪大恶极等等,这些文官的嘴皮子确实厉害,一个比一个能说,说的天乱坠,对于赵衻的功绩是一字不提,全都是罪过。
赵衻就像是犯了众怒一样,近乎有一半的朝臣都在弹劾诋毁,虽然有一些人为赵衻辩解,但比起庞大的反对派,这些人的话语权真是低了不止一个档次。
倒是赵衻像个没事人一样,默不作声的站在左上首,任由朝臣弹劾诋毁,一句话也没有说,毕竟他说与不说都没有任何意义,主要还是看赵恒的态度。
如果赵恒态度坚决,不管朝臣再怎么反对,东宫之位都是他的。
而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赵恒还是很坚定的,直接将朝臣骂了一顿,叫上赵衻拂袖而去。
父子二人一进殿,赵恒就骂了起来。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