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有非常多外地的家长不远千里带着孩子去上学。
这样一来不止自己的孩子最后提高了成绩,考上了好学校。
陪读的家长也为当地的经济做了不小的贡献。
毕竟住在学校附近,要么得买房,要么得租房。
再加上日常的生活,这都需要花钱。
他之前就试想过这个可能性。
如果他们村的学校真建的非常牛,教学水平非常高。
出去的孩子能比其他学校出去的都厉害。
这样的话他们就几乎肯定能在接下来的并校中被留下。
然后刚开始可能只有附近的几个村的孩子来上学。
名气打出去之后,慢慢的更远一些的村子里的孩子也会来。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镇上的,县里的,甚至港海境内的其他地方的孩子也会来。
随着学校学生的慢慢增多,尤其是外地学生的增多。
到时候张家村的原住民们可以盖房子往外租房,也可以买东西给家长和孩子们。
总之,到时候他们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村庄了。
慢慢的他们就会变成附近的一个集市,到时候大家根本就不用出村,只用收收租卖卖东西就能赚到不少钱。
乡亲们也会变得越来越富。
而今天在直播间里提这件事只是一个开始。
这个村里的集体账号,后面也可以经常开直播来给大家看学校的建设进度。
慢慢的先积累着意向“客户”。
这样说不定等学校建好的时候,就会有外地人来上学呢。
足足一个多小时后,热闹逐渐平息。
该捐款的全都捐过了,直播间里也逐渐安静了下来。
大家全都回到了原位,等待着接下来的重磅环节——宣布捐款金额。
只见张若语和小会计人手一台计算器。
手指在上面飞快的按着,都快到有了残影。
现场的人也不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