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感。
能够唤醒观眾的青春回忆.....”
洋洋洒洒几百字,將电影的各种细节夸了个遍。
也说出自己认为电影不足之处,但依旧要承认:
作为一名新人导演,徐航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十分难得。
除此之外,“文明哲”还说出了《柯可西里》的观影感受。
剧情严肃紧张,需要一定的门槛,偽纪录片的模式也很真实。
总体来说,他的评价很中肯,算是不偏不倚。
却依旧在天涯的影视板块引起了极大震动。
谁都没想到,《那些年》最大的黑粉,居然在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就临阵倒戈了!
而当初在天涯公开发帖,支持《那些年》和徐航的博主——拧財神,也跟著迎来了口碑反转。
“財神哥,我要向你道歉!没想到你这么有眼光。”
“带著怀疑甚至嘲笑的態度去看了《那些年》,才发现最该嘲笑的是我自己。
这部影片充满温情,也充满对於青春的遗憾,是一部让我忍不住第2次回看的影片。”
不光天涯论坛如此,包括贴吧等网际网路热门论坛,《那些年》的討论度,对比《柯可西里》也迎来了全方位的碾压。
到了电影上映的第3天,各大院线终於整理出了首日票房。
《那些年》电影的首日票房,为427万!
这个数字非常可观,毕竟电影的投入成本也才不到300万。
而且《那些年》这部电影后续票房呈现出上涨的趋势,第2天的观影人次居然比第1天还高。
这也得益於口碑的翻转,原本没打算去看电影的观眾,也选择趁著节假日走进影院,好好看看这部口碑很高的影片究竟是什么成色
因此第2天的票房,居然比首日还高了70万,来到了489万。
院线方眼看著《那些年》电影销量势头很猛,纷纷开始增加观影场次,同时將徐航和景恬的宣传牌,放在影院最显眼的位置。
到了第3天,则成功突破500万,来到了535万。
后面票房开始缓步下降,每天平均下来依旧在400万左右。
反观《柯可西里》最开始表现的非常高调,可电影上映后,製片方却迟迟没有公布首日票房。
后续路釧带著团队宣传的过程中,面对媒体和记者採访时,对於票房问题也开始闭口不谈。
转头从电影的真实性,以及深度等话题开始聊。
全然忘记最开始是他面对媒体和记者採访时,夸下海口,表示:
要用票房和口碑,来检验什么是好看的电影
如果按照当初的標准,毫无疑问《柯可西里》完败。
另一边,徐航带著主创团队做宣传时,媒体和记者同样也不可避免地问到票房问题。
新京报的记者抢先一步,拿著话筒对徐航提问道:
“徐导,您的第1部电影上映的前5天,就已经斩获超过2400万的票房,超过之前的第3名《千机变2都大战》
这个成绩,在国內目前已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