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拣大的打(3 / 4)

有限。”

    为什么曾经搞雷达的,基本上不讨论CPU,而是都在说FPGA/CPLD或者DSP芯片,就是这个问题。

    那时候的CPU的能力是有限的,用来搞信号处理还差点意思,除非是专门的DSP芯片,不过那时候我们的DSP芯片技术,懂的都懂。

    而雷达的装备量再大,也没达到为其专门做芯片的程度,这个时候,内部晶体管连接可以自由编程,而且一旦编程完成,可以在硬件层面上实现高速计算的FPGA/CPLD可就派上用场了。

    高振东一说这话,齐工就知道高振东是真考虑过这个问题的,甚至专门学习研究过,这年头的自动化专业,对射频、时域、频域的东西可不见得会学这么宽。

    顺着高振东的思路往下一想,的确是这么个情况,DJS-60D他不知道,可是其上一代DJS-59他却是明白的,用来处理雷达信号,的确是差那么点儿意思,效率不高。

    见他有些失望,高振东道:“虽然计算机用来处理射频信号还差点儿意思,不过也不是完全没用,至少能先期把数字信号处理的技术研究开展起来,而且设计得当,对于现状还是有所改观的。我要用的,其实是计算机的另外的能力:记忆和运动轨迹解算。”

    这两个能力,还真就不是所谓的模拟计算机能简单搞定的。

    见高振东思路清晰,齐工也对他的想法颇有信心:“高顾问,指教指教。”

    高振东在纸上画船和导弹的示意图:“我的想法是这样,弹载计算机随时存储目标信号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当弹载计算机从雷达信号回波判断自身受到干扰、目标丢失、突然出现方位跳变过大的新目标等情况时,不再依赖雷达制导,而是根据目标最后的位置和运动状态,解算其运动轨迹,然后奔着这个运动轨迹打!”

    这一套,其实就颇有点儿早期拦截弹道导弹的意思在里面。

    早期的弹道导弹拦截,与其说是找着目标打,不如说是算着轨迹打。

    找着目标打,别的不说,对拦截弹的要求可就太高了,好在弹道导弹的弹道是基本固定的,所以都是把目标弹道算出来,拦截弹直奔预定空域,然后再靠末制导解决问题。

    粗暴一点的,要特么什么末制导,直接上大伊万。

    齐工一听高振东这想法,想了想觉得还真有点意思,看不见是吧?那我就蒙,带着证据的蒙,那命中率比纯瞎蒙肯定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n

最新小说: 八零重生:我养废了白眼狼们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沪上来了个小神兽,叉腰旺全家! 出口成真!对照综艺女配发疯爆红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纯恨夫妻双重生,我嫁权贵你哭啥 夜尽时天明 情刺儿 不撩禁欲哥哥后,她被疯吻囚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