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头戏之一,计算机自然占据了极大的一片展台。
作为对比,一台进口自老毛子的M-3电子管计算机也被摆在了这里,被作为计算机展区的背景,这东西实在是太大、太长了,往那儿一放,和其他计算机相比,过于庞大的它自然就成了背景。
之所以是“它”而不是“它们”,是因为别看M-3那么大的占地面积,实际上总共就一台。
还别说,就这个在我们看来已经极度过时的东西,相当一部分国家别说造,就连买都买不到。
不过这个布置,让老毛子有些破防:“他们真是太不礼貌了。”
如果说他们的这种计算机放在别的地方,是他们技术实力的体现的话,那这东西放在这里,就只能彰显“历史的厚重感”。
和它前方正式展台上的那些计算机一比,对比实在是太过强烈。
放在它前面的,有连磁芯存储器一共两台机柜的DJS-59,有半个机柜的DJS-60D,还有一个小箱子的DJS-61。
这三台机器,非常清晰的把我们的计算机的发展脉络给展示了出来,对了,也包括后面当背景墙的那台M-3,那是我们的起点,虽然后来由于高振东的出现,直接走上了另外一条路,使得M-3及它的仿制品成了绝唱,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就是我们的起点这个事实,事实应该得到尊重。
来这里的人,大部分对DJS-59比较清楚,但是除了老毛子和高卢人之外,对DJS-60D熟悉的人就不多了。
至于被放在玻璃柜里,标明非卖品的那台DJS-61以及旁边摆放着的两片小小的芯片,绝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有极少部分专业从业者,也只是见到过报道,看见过模糊不清的照片,但是实物从未得见。
因此在这个玻璃柜前,聚集的人是最多的。
一部分挤不进去的人,在人群外看着DJS-60D都在流口水。
“东方人的计算机居然已经发展到如此的程度了,你看,就几张电路板,居然运算能力与M-3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
这个对比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一些人生出了强烈的不真实感。
但是引起热议最多的,还是玻璃柜里的那套非卖品,给出的理由是产能过低,无法正常供货。
“杰作!极致的杰作!难以想象,这一片芯片的运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