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高振东又补充道:“王总,实际上这台改进型发动机的进气流量,已经达到了接近70kg/s的级别,从基础条件上来说,是足够一台中等推力的发动机使用的。甚至牺牲高速性能、增大涵道比的话,还能得到更大的提升,直接得到一台勉强够得上大推力的发动机来。”
如果能搞到中间推力70~80千牛左右,这年头勉强也能算是够得上是大推力发动机。
同一个核心机做的涡喷和涡扇,总压比、空气流量都是大不一样的,别的不说,光是那个大出一大圈的风扇,就能额外吃进不少空气,随之而来的就是推力的提升,油耗的下降。
“这种‘大推力’也没有哪个战斗机会用吧?”高速性能都牺牲完了,战斗机也飞不快了。
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被吹上天的球电,发动机推力倒是大了,就是高速性能嘛……在战斗机里只能和小孩坐一桌。
“可是我们不止战斗机嘛,我们可以这么考虑,搞一个小涵道比,对推力不作太高要求,主打同推力性能下省油的。再搞一个大涵道比,专门为亚音速飞机准备的发动机。”
涡桨发动机、桨扇发动机就算了,有同志在搞,而且高振东知道勉强有可用的。而且涡桨和桨扇,直到高振东穿越都没很明白的区分出来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
“嗯,你这个想法……不错不错,还真的可以!甚至我们还能用这个搞一个涡桨出来……”没想到王总脑洞比高振东还大!
“这……摊子是不是太大?而且类似的发动机,应该是有同志在搞,也没有非常迫切的需要。”高振东道。
“啊……这个……好像是有点。”王总也意识到这个摊子实在是太大了,都怪高总啊,把前景描述得过于美好,自己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
压住了王总猛放卫星的“危险”念头之后,高振东建议道:“我觉得如果顺利的话,先搞大涵道比的涡扇比较合适。”
这个建议让王总有些不解:“为什么?空军那边已经给我们下了预研要求,想要一台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
高振东知道,这是三级三型的最后一型——中型空中优势战斗机的预研已经在开展了。
“我觉得大涵道比大推力涡扇是空白,而中等推力发动机不是有R-11替换材料型号先顶上嘛。”R-11F300在国内替换材料后,增推能到10个点左右,就已经能暂时顶上中型空中优势战斗机的研究进度,适装性做得好,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