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亲爱的,看来你很喜欢这辆车。”塞纳夫人看着自己的丈夫,微笑起来。
“是的,我很喜欢它!因为……”
“它快啊!”*2。
两人大笑起来。
发动机,就是此时我们汽车出口的第一竞争力。
——
“热烈庆祝我厂汽车出口总量达2000台!”一条横幅悬挂在京汽厂的大门口,迎风飘扬。
横幅下面,一辆车戴着大红花,静静的停在那里,这就是第2000台了。
2000台,搁21世纪,国内排名前几的大厂,这连一天的产量都不够,但是这已经是京汽厂努力了几个月的结果。
高振东也在这里,他是专门被京汽厂请过来的。京汽厂觉得卖了2000了,可以搞一次阶段性庆祝。
“已经卖了2000台了,都卖到哪里了?”他和旁边外商部的同志聊着天,这个数据,估计京汽厂自己都不知道,反倒是负责进出口的外商部的同志更清楚。
“65%以上在老毛子那边,剩下的在高卢人那边。”外商部的同志说起这个,心情好得不得了,倾诉的欲望简直停不住,正好,高振东这里,他们这些数据都没什么好遮掩的。
“而且我发现个问题,大洋公约组织那边,对两厢车,对,就是你教给他们造的那个车更感兴趣,老毛子对三厢更感兴趣。”外商部同志闲扯着。
高振东点点头:“正常,西欧人多路窄,所以对小车的兴趣更大。”
“西欧人多路窄么?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来看,不像啊。”外商部领导对这些完全没有概念。
高振东笑道:“他们毕竟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出发得更早,因为这几百年的发展,城市建成区多,但是当年规划道路的时候可没想到汽车满大街的窜,道路自然不太理想,车大了不太好操作。这就好像……好像你想想我们京城的胡同里停满了车是什么样子。”
至于说西欧喜欢小车的操控性,实际上这件事情是反过来的,因为小车习惯了操控性更好的车。毕竟同样的车子,无疑越小越容易调校和操控。
这就好像21世纪住在京城胡同里的人,开车技术好不好另说,但是停车技术绝对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