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材料那是想复制就能复制的?麻烦点才好,越麻烦越好!反正纸质材料在阅读的时候,比起电子档来说还是有优势的,这一点,别说现在了,就算到了21世纪,正经看书的时候也还是更愿意看纸质档。
两位同志把这份材料拿到手上,手里就是一沉。
嚯!份量不轻啊!看来高总工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要在这方面下这么大力气,但是此刻两位同志深刻的感受到了知识的重量!
起码两斤!
16开的打印纸打印出来的东西,份量比正常印刷的要重,更别说高振东这里的纸都是高克重的好纸,就更重。
此时的他们,越发好奇到底高总工在里面都写了些啥,这知识怎么这么重!
高振东:其实不关我事,是你们搞气垫船的同志自己在后面这一二十年写得太多了。
翻开目录一看,两位同志就好像是金箍棒到手的孙大圣一样,喜不自胜,仅仅一个目录,就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两斤知识的确不简单。
垫升理论、水上姿态、阻力分析、稳定性、操纵性、围裙……林林总总十几个章节,好几百页。
详细到了什么程度,举个例子,这里面对阻力的分析,从目录上看,就有十多种阻力来源,而且每一种来源还花了一定的篇幅,这些篇幅里的内容是什么,两位同志还来不及看,但是他们相信高总工总不可能在里面诗兴大发写打油诗,绝对每个字都是有用的。
说实话,他们打死也不相信这是高振东在最近才搞出来的东西,实在是数量有点大。
不过转念一想,这位高总工是流体力学专家,好像又能解释一点点,也许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在这之前人家研究流体力学的时候研究过的,只是在气垫船这个特殊的应用上重新算一遍就行,而计算这个事情嘛,有了计算机,算这点东西的算力总是不缺的,更别说这位高总工一看就是那种能调得动算力的人。
而这件事情在海装局同志的眼里,就是另外一个感受,见多了,习惯了,或者说麻木了。
虽然这里面有一点他们对于这些东西的研究并不深入,对于难度和耗时并没有直接的概念这个原因在里面,但是更多的,还是他们在高振东身上,这类事情实在是见多了。
这还是有时间给他慢慢写,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开会的时候他从了解问题到解决问题,总共只花几十分钟的事情也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