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就看不上窝头了。
“工作范围400~450公里,方位误差不大于1度,距离误差不大于180米,方向定位盲区角120度。”
最后一个是指在定位系统上空120度范围内,无法提供方向定位能力,但是这对这套系统400公里以上的工作范围来说完全不是什么大缺陷,都飞到这片区域了,有的是其他办法解决问题。
“好!太好了!”这相当于一个直径800公里以上的圆,对于部队来说,一场战役可能涵盖的范围,被这一套设备彻底覆盖而且还绰绰有余。
“有没有机动部署能力?”
“现在还没有,首先考虑的是固定使用,下一步,就是准备研制机动定位车,这套系统基站比较庞大,但是如果把天线和后端、工作控制系统拆开到多辆车上,问题不大。”汇报工作的同志道。
毕竟固定使用是主要使用方式,这套系统不只是战时有用,平时部署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好啊!好啊!”防工委领导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激动的走来走去,有了这套系统,不但能保障空中、海上的日常训练、生产、交通、海事活动,而且在战时,可以直接覆盖一整个战区,对于擅长穿插的我们来说,具有重大的作用。
而打仗出身的防工委领导,对这套系统的喜爱,自然是更加难以自抑。
“可惜终试的时候,高振东同志没来啊,没能看到这套系统正式诞生的那一刻。”搞定位系统的同志道。
作为奠基人和主要的技术带头人,高振东没去,实在是让同志们觉得有些遗憾。
领导笑着摇了摇手:“他去不去,你们能做到什么程度他心里是有数的,喜悦也好,功劳也好,都少不了一分,对于他来说,多休息一下不是坏事。”
总工也点头:“嗯,对于他来说,你们能搞出来,他就是最高兴的,至于他在不在场,他是不在意的。他参加的课题多了去了,也不可能一个个的都参加。”
汇报的同志了然的点点头,虽然这些东西不能问,但是高振东像条八爪鱼一样横跨多个领域他还是知道的。
总工的话一点不假,高振东不能亲自参加的课题,可谓是海了去了。
也许是临近1965年,各地各厂所都在赶工,尽量想在年前能有几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交出来。
京城汽车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