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级别上来说,三分厂还是和机动工业部总工没法比的,高振东这个异类另算,他的情况特殊,而且也不好算级别。
这是郑良枢厂长的手笔,这方面他忒熟。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三分厂的欢迎条幅很少,而且最多只在会议室里挂一挂,厂门口是绝对不会挂的。
挂条横幅都会泄密,这种事情也是真没地儿说理去。
“振东同志,非常感谢你啊,我们厚着脸皮,领礼物来了。”在会议室里,机动工业部的总工对高振东表示感谢,还顺便开了个玩笑。
高振东愣了一下,最近几天对“厚”这个音有点敏感。
“哪里哪里,我那就是个玩笑,这件事情啊,还是要你们机动工业部才能落实得了,我这也算是请你们能者多劳了。”
机动工业部总工脸一板:“那可不行,哪儿能开玩笑。你要是开玩笑,我们的礼物可就飞了。”
人们都笑了起来。
总工这话半开玩笑半认真,东西我是一定要的,你可不能反悔。
寒暄之中,同志们都坐了下来。
“看来同志们都很急啊,那我也不吊同志们的胃口了,我这次啊,是想搞一个新车种,和一台发动机!”
卧槽!!!
机动工业部的同志们差点跳了起来,包括和高振东打交道最多的京汽厂的同志,或者说还有京汽发的同志。
京汽发,京城汽车发动机制造厂,京汽厂的子厂,因为发动机供不应求,不但要供应京汽厂自己,还要兼顾供应兄弟厂,而专门划分出来的。
作为和高振东打交道最多的京汽人,京汽发自然也被带来了,就算是没有他们的事儿,活跃个气氛也不错。
就是这些熟人,都被高振东的大手笔给惊讶得跳了起来。
高振东的话,他们可都是立着耳朵在听,生怕错过每一个字。
正因为如此,机动工业部的同志们非常敏锐的听出了高振东话里的玄机,大手笔啊!
“新车种”,而不是新车型。
如果是后者,那大概就类似京汽的3、5、7系列车型,惊喜,但是不惊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