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想想,再考虑考虑。好在任务时间还早,我们还有时间。”一位同志摸着所剩无几、在空中飘动的白发,放眼望着停机坪上那架庞大的直升机,无奈的叹道。
——
“振东,你觉得我们有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搞出一架10吨级以上的直升机?”
听着防工委领导的话,高振东有些哭笑不得,您搁这儿找我算命呐。
“发动机搞好了?”高振东问道,虽然没有参与工作,但是高振东能猜到同志们肯定在考虑相关工作,毕竟手上有米-4、米-6,米-4那个活塞发动机就算了,米-6上可是有涡轴发动机的,他就不相信同志们能忍得住。
“没有……”领导那头很干脆:“米-6上那台发动机又大又复杂,我们想要降级仿制很难,工作没什么进展。大改小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这台发动机用是能用,但是小毛病不少,也不是非常理想的仿制对象。卡-25那个嘛,又有点小。”
米-6上的D-25涡轴发动机是白熊的第一代实用装机的涡轴,第一代嘛,懂的都懂,没毛病那绝对不可能。
至于我们在仿制米-6发动机这件事情,领导那边没有任何隐瞒,多新鲜呐,瞒他干嘛。
高振东想了想,问了一句:“急用?这东西就算有了发动机,我估摸着三年两月的也不太容易搞出来。”
领导在电话里“嗯”了一声,表示的确。
“领导,我没记错的话,我们曾经寻求过北方的V-8A直升机吧?那个就是12吨级的。”V-8A,后来的米-8,可以说是不错的好东西,别的好处没有,但是价格便宜量又足是真的。
“这架飞机一直在试飞,还没定型,也就没签合同,你知道的,情况有些变化,没签合同的东西,现在就不太好办了。”
高振东啊了一声,他想起来了,最终形态的V-8A,原本是在65年8月才开始试飞的,现在是65年1月,这架飞机的确是不可能最终定型。
可惜了可惜了,高振东心里叹道,这也没办法,自己再怎么加速,也不大可能加速到北方同志那边去,他们绝大部分装备,依然应该是会延续原有的路子在走,可能有变化,但不多。
我们未来的陆航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力啊,比起……
诶,说到比起谁谁谁,高振东想起来了,想当年……不对,想未来,我们的陆航早期可是三大帝国伺候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