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看著长高的两个男孩儿,身上的书卷气越发的重了。
家人都聚在一起,两个男孩儿讲起在书院的一些事情,拉帮结派是有一些的。
也確实是跟家里的关係,和家中的老爷在政治上的见地有关係。
两个孩子听了陈玉壶的话,没有掺和,闷头读书。
反正他们的父亲不在京城,闹翻天了也和他们没关係。
而且虽说父亲不在京城,他们却是在自家舅舅当院长的书院读书,也没人真的敢欺负他们。
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屋子里十分的热闹,就在一家人热热闹闹说话的时候,有丫鬟进来说:“二公子回来了。”
陈玉壶就立马起身,一家人都跟著迎了出去。
林清桐乾脆骑马回来的,他长进非常多。
起码看起来乖多了,之前那个混不吝的样子,几乎已经看不出来。
林清桐看著一家人都出来迎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外,没想到两个兄弟会在自己之前回来。
林清桐这一年高了,也黑了。
陈玉壶发挥了毕生的演技,用那种慈母的眼神,仔细的看过林清桐。
刚刚另外两个也是这个待遇。
现在陈玉壶关於演好一个母亲这件事儿上,已经炉火纯青。
就在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完晚饭,相互道別的时候,有个嬤嬤突然进来了。
脸色凝重,大家全都一愣。
嬤嬤看了一眼陈玉壶,又看了一眼周围的人,陈玉壶皱了眉头。
“是什么大事儿,值得你这样侯爷出事儿了”
“不是。”
嬤嬤快速肯定的给了陈玉壶答案。
对陈玉壶来说,只要现在的顶樑柱別在小主子长起来之前塌了,剩下的都不是大事儿。
所以她迅速的放鬆下来了,继续靠在榻上喝茶,很明显,她的態度影响了一家人。
在陈玉壶放鬆下来后,很明显,一屋子人都放鬆下来了,从下人到主子。
大家都很明显鬆了口气的感觉。
嬤嬤接著说了:“御史府老夫人派人来信了。”
陈玉壶神色郑重了一些,她老娘那个人,对於陈玉壶向来都是能活就活,自己活不了就死的態度。
能让老母亲来信,那定然不是小事儿。
陈玉壶接过信件,当著眾人的面打开。
一信很简短,大致提了两句。
却看的陈玉壶的心砰砰的,好像要跳出来。
大致就是说:承恩伯府三房的夫人被赐死了,叫陈玉壶听到消息也不要去参加丧仪。
京城这些权贵之间,除非接下了死仇,否则大多有联繫,家中喜事或者有人去世这种大事儿,更是会广邀宾客。
老太太不知道林家和承恩伯是不是有交际,只是陈玉壶这一年里没少出去交际,怕她惹火烧身。
被赐死的原因也很简单,承恩伯府是皇后的娘家。
皇后也家中的关係不好,为了面子勉强封了一个伯爵。
但是家中的三弟却文采通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