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张昶他们是如何谋划的,如果一旦事成,黄品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但既然为了龙川与揭阳两处大营的安稳而决定这事翻篇。
黄品自然短时间内不会搞什么让其偶然死亡的小动作。
就算是任嚣说得再有道理,说得再如何真挚,黄品也不打算改变。
更何况眼下这样的安排算得上是以退为进。
再怎么对两处大营进行折腾,张昶等人也没法再从中作梗。
没必要再节外生枝。
但任嚣的这份至诚,算的上是额外之喜。
不过这事与赵佗有所牵连,让黄品心中有些后怕。
通过赵佗立国来推断,这货是真有野心,而且张昶帮家伙对其也是真心追随。
而史记上所写赵佗立国是因为任嚣的缘故,估计一是为了黑大秦,二是大汉为了笼络南越。
好在敖武与左车这帮蠢货提前发动背刺,反而断了赵佗再搞事情的可能性。
另外,阳滋堪比负担的助攻其实是真帮了大忙。
赵佗被扣下,就再没翻把的可能。
他给政哥写信虽然除了问候就全都是流水账。
而且还是十天写一封。
赵佗回了咸阳就算是没卷进这件事,估计仕途也走到头了。
甚至极有可能被政哥明升暗降,给彻底踢出武人的行列。
想到这,黄品对任嚣嘿嘿一乐,道:“我虽然急着治理岭南,可有些事情却不能急。
慢慢来,你只要好好护住自身的老骨头,掉在地上的颜面肯定能给你捡起来。
还有那二百短兵,没事的时候好好研究研究。
能在北地扬威,未必在岭南同样能够扬威。”
任嚣能横推岭南,除了补给能得上以外,打仗肯定是有几把刷子。
重骑在岭南能不能用,还有怎么去用,让他帮着琢磨肯定是错不了。
把该交代的都交代过,黄品不给任嚣再劝说的机会,朝着蒙直努努嘴,“大父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赶紧跟蒙家小子商议两营该如何去折腾。”
走回主位的案几后坐下,黄品琢磨了一下,对着满脸无奈的任嚣补充道:“四会的县令已经留给赵习。
大营的主将要不要挪挪,你也跟着琢磨琢磨。”
说罢,边拿起还案几上还未看完的书信,黄品边示意黄文海坐下道:“多走出去不少路,辛苦你了。
坐下仔细说说阳夏那边是怎么选择的。”
黄文海先从兜囊里掏出一份书信递给黄品,随后咧嘴笑道:“当然是公子到哪,族人就跟到哪。
除了几家宗老留下,其余的黄氏族人都过来了。
短兵上差了千余,吴家与何家给补上了。
这是宗长给公子的传信。
告诉他女眷走得慢些是寻常之事,只要短兵快些过来公子便不会怪罪。
可宗长不听,非要写。”
说到这,黄文海想起回到阳夏被人万分艳羡的样子,嘿嘿笑道:“连我回去都被众星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