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只有失心疯的才会不真心实意跟着这样的主帅。
而一声声欢呼以及态度上的根本转变,黄品自然是听得到也感受的到。
不过若是九原那边没有变故,黄品会感到无比欣喜。
可左军离开北地的序列彻底并入河西,让黄品没有一点的欣喜之意。
时间已经到了三月,政哥已经开始最后一次巡游。
而先前王昂传来的密信又显示,虽然进入了尉卫军,但是杨端和是个爱憎分明的性子。
在咸阳联手演的那出戏码,被杨端和误以为王昂就是个重利薄情之人。
不但王昂指挥不动任何一个卫尉军,就连平常的军中议事都给排除在外。
以指望着杨端和的尉卫军制止赵高与李斯,已经没有任何希望。
埋下的王昂这条暗线,也只能是乞求在关键时刻能带着蒙毅逃出去。
可以说苦心营造的双重保险,已经破掉了一重。
唯一指望的就是蒙恬那边不出问题。
但再次事与愿违,随着河西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最后这一重保险也阴差阳错的被破掉。
虽说涉间留在九原并不一定能够十拿九稳的护住蒙恬。
而一旦涉间不在,便连一成护住蒙恬的可能都不存在。
没了这两重保险,可以想见迎接大秦的必然是内战。
随着王离掌控长城军团与河西大打出手,关东六国对复国不死心的那些人,必然又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全面闹起来后,恐怕匈奴那边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可以说大秦全国上下都是一团糟。
在这些连锁反应之下,他在岭南的布局安排也同样要跟着改变。
首先是赵高在掌权后,出于河西的原因,极有可能与他翻脸。
面对一般人对胡亥的继位分辨不出真假。他一旦选择与赵高或者说是咸阳进行对抗,到底岭南有多少人能听他的是个未知数。
其次,他选择对抗还并不是最糟糕的。
王离与李信对上以后,两方都各有依仗。
长城军团战力高、武备好。
河西有火药,有月氏人的骑兵托底。
打起来会要多惨有多惨。
不管最终是谁胜,都没法继续震慑匈奴,甚至有可能南下平叛都做不到。
在这种局面之下,想要竭力避免生灵涂炭,岭南就再没装鸵鸟的可能。
必须要先承担起平叛的担子。
而平叛,可不是张张嘴皮子说说那么简单。
要实打实的派兵出去,还要有支撑大战的辎重。
这两样,又恰恰都是黄品眼下最为欠缺,且一直都在极力弥补的。
想要按原来的打算已经没有一丝的可能。
时间不允许他等着瓯人的狼兵大规模的成军,也没法对岭南的屯军大规模的弃用。
而启用南军,又面临两个问题。
一个是回到原点,有多少屯军会听他的。
另外一个就是,用了南军岭南就再没有压舱石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