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送上
纺织厂的机器刚买回来, 盛悠然就在担心天价维修费了。
李同志和涂老板俩人,也很苦恼。
这些外国人最喜欢干的就是用科技来掣肘华国,上到飞机大炮这种战争武器, 下到一些重工业机器。
这种做法就算到了未来, 还是很常见的。
但是未来的祖国人才济济,就算被封锁了科研设计,可还是有前赴后继的科学家们隐姓埋名、呕心沥血的为祖国科研付出了终生。
如今在五十年代的港城,这些商业机器上的掣肘, 让港商们也是很无奈的。
“阿妹,这事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杨先成也吃够了天价维修费的苦:“如果时间久一点,或许有人会研究出仿制机器。”
时间久一点
那是多久十年还是二十年
这个答案杨先成也不知道, 至少他厂子里的玩具生产线,这时候还没用上仿制机器。
他那样说,只是想安慰盛悠然,不想让盛悠然担心。
阿妹身上还带着伤, 这几天为了纺织厂到处奔波, 已经够累了。杨先成想让盛悠然好好休息, 晚上回去睡个好觉。
大不了天价维修费,他给阿妹出。
盛悠然知道杨先成是好心, 但是杨先成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
杨先成的父母, 当初杨氏玩具厂走下坡路,为了找到新的销售渠道。杨先成的父母乘坐邮轮远渡大西洋, 还差点死在国外, 尸骨无存的那种。
如今杨先成的玩具厂虽然起死回生, 又跟着她一起投资了纺织工厂。
可是纺织工厂, 今天才刚刚正式投入生产中。
麦斯克鲁公司支付的十万美金的定金, 已经在修整厂房和购买生产设备中花的干干净净。
就连这套价值三十万美金的生产线, 都是盛悠然往里面垫付了资金的。更别说还有生产纤维布料的原材料,和工人的薪水。
卖电动缝纫机的专利费一共有百万美金,除去给肖太和戴恩分的钱,盛悠然自己只留下了六十五万美金。
如今着六十五万美金,投进去了三四十万在纺织工厂里。剩下也没多少了,还要交给盛易安买粮,好应对内地未来几年的自/然/灾/害。
这钱来的快,花的也快。
盛总开始觉得自己穷了。
纺织工厂没开工的时候,花钱多。
如今开工生产了,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
事业要做大做强,前期的投入资金就不能少。
更不能因为前期投入的资金太多,后期需要投钱的时候,就扣扣搜搜的,从采购的原材料上面来省钱。
这样搞下来,事业还没起步,就先被自己搞死了!
“不管价格多贵,我们一定要选择最好的原材料。”盛悠然对江海说:“如果原材料选的次,那么生产出来的纤维布料肯定不合格,到时候亏的更多。”
江海也感受到了盛总缺钱,脸色严肃的点了点头。
如果能把原材料的价格打下来就好了,江海在心中想到。
可纤维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