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窗外的景色说:“我听维克说,启德机场好像在规划扩建。”
在接洋人的路上,盛悠然也没忘记思考和发现新的商机。
如果启德机场真的确定要扩建的话,那她的建筑公司可就派上用场了。
做生意就是这样,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机会。
杨先成作为商人,自然也懂盛悠然话里的意思。
而且他对启德机场背后的故事,也很了解:“启德机场是一战后在九龙湾北岸大规模填海后修建的,我听说1948年的时候,已经开通25条定期航班,一年的客流量达到了25万次。”
这个数据,瞬间让盛悠然沉默下来。
难怪后世八九十年代,大家都向往港城,觉得港城发达。
港城在1948年的时候,一个启德机场都能运送25万次的客流量,这要是放在内地想都不敢想。
毕竟内地1949年的时候,祖国才成立,彻底结束了封建旧社会。
同行的都仲麟和王彬他们也沉默了,来了港城这么久,也算见识到了港城的繁华和先进。
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早就融入其中,可是听到启德机场历史。看到眼前的飞机跑道,看到眼前起起落落的飞机时,忽然感觉自己好渺小。
不知道过了多久,都仲麟声音沉沉的说了句:“总有一天,我们的建设会比这些洋人好。”
王彬和屈辉对视一眼,两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因为从内地过海来港的时候,内地的日子的确过的很苦。
好像四处都是灰扑扑又落后的,如今刚解放没几年,曾经饱受战乱的人们,只想着好好把日子过下去,活着吃穿不愁就已经很好了。
在普通人眼中,吃饱穿暖,就已经是人生大事了。
‘赶英超美’的口号,也要到1958年前后才会被伟人提出来。
所以当大家听到都仲麟说以后咱们的建设,会比洋人好的时候,王彬和屈辉都觉得是在做美梦。
普通人看不到以后,都仲麟会这样说,是基于家族熏陶。
“我们能在唐朝时发明火器,明国时发明火铳,就能在新社会发明更多的新科技。”都仲麟原本消沉的双眼里不知道何时亮起了光,那光透过夜色和车窗,似乎比天上的星辰还耀眼:“战争打不倒我们,就没有任何困难能难住我们。”
杨先成愣住,他没想到都仲麟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让人怪热血沸腾的。
盛悠然笑了笑,语气笃定:“那是必然,我中华民族必然站在世界之巅。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甚至是基础建设,我们将来必定遥遥领先。就连宇宙和月球,都将留下我们的足迹。”
盛悠然穿越前,可是已经看到祖国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重大新闻了。
她也享受过各种先进科技,所带来的生活便利。
也曾亲眼目睹过祖国在全球国际上的超前地位,盛悠然见过繁华盛大的未来。
她现在告诉都仲麟他们的话,是真实美好的未来,所以盛悠然底气十足。
可是这话落在都仲麟耳朵里的时候,盛悠然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