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泪都要编完啊。
官员们宴会是一场接一场,完全就是一幅醉生梦死的画卷。
而我们住在京郊,还算是殷实之家的刘姥姥家中,也已经是粮尽。
刘姥姥寄居在女儿女婿家中,本来上次在王熙凤这儿打著秋风,日子也渐渐好过了起来,也添置了几亩由地租给別人种。
可一次饥荒,就把一个殷实的家庭打回了原形。
这会儿,女婿王狗儿对刘姥姥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言语中儘是想让刘姥姥再去一次荣国府。
刘姥姥也是纠结,第一次是生活所迫,如今实在没有脸面再去了。
王狗儿见她不愿意去,更是不耐烦的对她,就差將其赶出家门了。
没办法,刘姥姥只好在倒春寒的寒风中,裹著一件破旧的袄,背著家里一罈子醃菜,拉著板儿,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著贾府的大门走去。
板儿跟在后面,小手冻得通红,时不时吸溜一下鼻子,看著那高大威严的贾府大门,
眼中满是期待。
他有限的记忆里,吃过最好的一餐就是在这里面吃的,有鱼有肉还有大虾,就连住的房子都和神仙住的一样。
“板儿啊,一会儿见了府里的人,可得懂规矩,別乱跑。”
大了两岁的板儿乖巧的点了点头。
刘姥姥一边叮嘱著板儿,一边整了整自己的袄,试图让自己看起来体面些。
两人来到贾府门口,刘姥姥看看那朱红色的大门和门口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回忆起了第一次迎她进府的那位英俊小哥,璃三爷。
她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上前,向门口的小廝福了福身,声音带著一丝颤抖:“小哥,麻烦通稟一声凤哥儿,就说乡下的刘姥姥求见。”
门子上下打量了刘姥姥和板儿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走走走,哼,就你也想见咱们二奶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荣国府的门子永远是不长记性的,但攀高踩低永远是他们解决麻烦的最佳途径。
门子暗道:“一看就是来求粮的,近来求到府上的贾家族人都不知道多少了,害的我们伙食都变差了,何况你们这些乡下来的,八竿子打不著的亲戚!”
刘姥姥赶忙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塞到门子手里,赔著笑脸:“小哥,行行好,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家里一粒米都没了,这才来求贾府的老爷太太们赏口饭吃。”
“別来这套,璉二奶奶这会正在气头上,我才不会去触霉头呢!”
“那,那能不能通票一声贵府的璃三爷”
门子听到贾璃的名字,这才收起了那副傲慢的神情,认真的打量了刘姥姥,“这老太婆居然认识璃三爷,还是去通报一声吧,省得性命不保!”
顺势接过铜板,蚊子再小也是肉啊,“行吧,你等著,我去通报一声。”
过了许久,门子才回来,“跟我来吧,璉二奶奶愿意见你们。”
刘姥姥拉著板儿,怀揣著紧张与期待,小心翼翼地跟著丫鬟再次走进贾府。
一路上,贾府依旧是那个雕樑画栋、金碧辉煌贾府,刘姥姥不禁咋舌:“这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