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
但当剧情持续铺开的时候,不少观众都感觉自己身上忽然汗毛全都竖起来了。
上海震旦学院礼堂中陈独、秀的慷慨陈词的演讲让那些学生们听得入神,不断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而这也吸引了坐在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
长沙教员的雨中奔跑,长街之上,有吃着三明治的富家少爷,有倒卖蓬头垢面孩子的人贩子,有吃着地上被雨水浸泡的浑浊不堪食物的乞丐,长街之上,人畜共生,脏乱之下,遍地哀鸿。
观众跟随他的视角,看到了长沙城内各个阶级,以及富人、穷人两个世界。世道艰难,一目了然。
黑夜当中的长光,在日记上写下了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野望。
天津,朱亚炆客串的年轻的周总理读者创刊词,读着陈度秀已经创办的风头无两,人手一本的青年杂志。
陈度秀的妻子患上了咳症,他的孩子码头打着苦工。
李大、钊的回国似乎在让这个小分队更为具体。
北大校长的就任,他入职时候的话,在每个观众的耳边萦绕。
一派学问大家的风范风格,虽无慷慨激昂之词,却字字珠玑,循循善诱,掷地有声,肃然起敬!
对陈独、秀的三顾茅庐,更是无限拔高了蔡元培的形象。
他说:“要有卓越之人,以身作则,尽力去矫正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诸君皆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一番话毕,全场掌声雷动。
鲁迅登场,周遭的环境都是他小说《示众》《阿q正传》中看客围观刑罚的场景,以及《药》中愚民买人血馒头的场景结合起来的。
有人在砍头,他背对而立。
有人在附庸着拿着人血,他漠然无比。
他在看碑文,而后与钱玄同论辩,为了写实,更是为了写意,年代之下的社会不公,民众愚昧,统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回到家中,看着疯了的表弟背影。
他从通信和愤慨中提起笔,以笔为刀,写下这吃人的现状,那一幕幕写的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写成时,他几乎脱力瘫倒在地,满地散落的纸稿、满得要溢出的烟头、提神时嚼的辣椒,还有署名时的那一滴泪……
“周树人,以后就叫鲁迅。”
……
娱乐圈,彻底炸了。
学霸圈,学术圈,历史圈,全炸了。
在《觉醒年代》播出四天之后,全网沸腾。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部电视剧带来的惊喜。
“《觉醒年代》拍得太浪漫了。蔡元培三顾茅庐请陈独、秀去北大,我真是太喜欢这种“我们总会相遇”的同道者之间的情谊相通了!”
“看了《觉醒年代》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的讲话,感到挺惭愧,这些话永远不会过时,现在好多人学习都是为了文凭,再去找个工作,而不甚在乎知识多寡,德行的高尚,敷衍和苟活的思想时有发生。反思然后进步吧。”
“对于鲁迅先生那段刻画,绝了……我仿佛看到鲁迅先生的愤怒、悲哀……一部部作品不停地在脑海中浮现,《狂人日记》《药》……他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