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人闻言,再看刘备。
刘备忽地起身:“少杰从北地而来,自小隨父亲游歷四方,有诸多新奇想法,今日施展,诸位非议颇多,但事情都是做出来的,非是议论出来的。”
“承明乃是荆州高材,与少杰各治一乡,用来对照参考,可以更直观。”
“承明,委屈你了,你虽治一乡,但只是顺手为之,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和少杰的想法互为补益“莫要被他超过了!”
刘备说的轻鬆,言下之意,潘直管一乡,但只是正职之外的顺手產物。
这不辱没潘身份,眾人也无话可说。
潘溶也不好推辞,心中却愤慨至极,这赵少杰不敬君子,为人轻狂,和那关羽一样,他见到就十分厌恶,但此时此刻,只能答应道:“喏!”
对赵少杰的公议,以和潘比试落下。
廖立、张存依旧愤愤不平,在他们看来,真正的大才,应该操持大略,而不是在俗务小事上面打转。
这一次,没有拉下赵少杰,也没让刘备对他们授予重任,实在失败。
二人现在只能寄希望於潘,希望潘可以做出让赵少杰无话可说的成绩。
离开衙署。
赵少杰摇了摇头,他总觉得潘奇怪。
刚到门口,一个人小心走来,拦住他,说道:“赵中郎,为何与潘承明比试,此事极为不妥。
赵少杰还在思索潘给他的感觉,骤然看到眼前一个小吏对自己指摘,撇嘴道:“你谁啊”
“在下南阳樊,言语冒昧,还望中郎勿要见怪。”樊诚恳道。
赵少杰一听名字,瞬间毛骨悚然,这好像就是那个刘备东征,起兵呼应,被潘杀死的刘备死忠。
看著此人,赵少杰也不好无礼,赶紧施礼笑道:“哎呀,你误会我了,我也是想和大才相互比较,从他们那里汲取不足,胜负无所谓,只为求得真正有用的治政之法。”
“一乡不小也不大,若有差池,也不会影响太大。”
樊听了解释,倒也说得通,点头道:“原来如此。”
赵少杰看著此人冒冒失失的过来,心下一嘆,果然,和潘评断的一样,一个连酒会都办不好的人,怎么能搞得好造反这么重大的事情。
虽然樊能力不足,但行为气节是值得讚赏的。
但为何潘对樊、习家兄弟这等人,毫无前同事的丁点讚赏,反而狠辣无情,如恨之入骨一般。
若说为了表忠,但不忘故主旧友,才是当世人的君子作风。
无论是黄权、袁涣,都因为表示对刘备的认可,受到世人夸讚。
但潘却丁点没有这么做的想法。
忽然,赵少杰灵光一闪,大声道:“我知道了,这狗日的是个润人!”
润人才会对曾经的同胞恨之入骨,尤其是对那些忠心祖国的前同胞,想要赶尽杀绝。
潘应该就是这种人。
可能打心里一开始,就不认可刘备对荆州的统治。
樊伯被嚇了一跳,不知赵少杰在说什么。
赵少杰却雷厉风行:“我有点事儿,先忙了。”
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