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钦原号的速度比伊尔16快,火力更猛,可以进行空中狗斗,也可以1000米射距航空火箭弹集群射击。
如果在编组里,反而施展不开了。
编组行程后,航空队飞向了长沙方向。
50分钟后,机群抵达长沙上空。
机械感知状态下的方文,对着下方城市扫视。
湘江边上的长沙古城,城楼城墙依立,城里密布各式房屋。
城里被大火焚烧的痕迹还没有褪去,道路上行人匆匆,军队不断调派到城北进行防御和工事加固。
片刻后,机群便飞过了长沙,前往目标区域。
很快,机群进入了作战区域。
下方日军正在与国民军作战。
拉长战线的日军,遭受到国民军两翼的夹击。
大量的国民军利用湘北的稻田、河网,丘陵,向日军发动进攻。
此时正值9月雨季,道路泥泞,日军坦克汽车在泥路上行进困难,也给了国民军机会。
按预定方案,苏联航空队的第一、二梯队掩护,第三至七梯队执行轰炸任务。
随即,7个三机梯队迅速变换队形——两架伊尔-16在侧后方拉高飞行,形成“v”型警戒圈,其余战机则压低高度,朝着下方日军阵地俯冲而去。
方文驾驶钦原号在5000米高空盘旋,机械感知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地面战场的每一处细节都清晰捕捉:
日军的坦克陷在泥地里,履带空转着溅起浑浊的泥水;步兵蜷缩在临时构筑的土坡后,正用机枪向国民军冲锋的方向扫射;
远处的公路上,三辆日军卡车停在路边,士兵正忙着卸载弹药箱,却没察觉空中的威胁。
挂载航空炸弹的15架伊尔16俯冲飞来,将炸弹丢下。
连串的爆炸在日军阵地出现,火焰和烟雾笼罩。
也让国民军攻势加剧。
随后其余2个护航梯队,也加入了空袭中,纷纷俯冲而下。
唯一没有动的是方文,他正用雷达索敌装置观察日军战机动向。
显然,这次空袭是日军完全没有预料的,岳阳方面的日空军还没有升空出战。
既然如此,方文也加入了对地攻击中。
他锁定了一辆没有陷入泥地中的九七式中型坦克,从高空俯冲而下。
1500米、1200米、1000米——当距离降至800米时,方文按下机头20毫米机炮发射按钮,
连串的机炮弹射出,击中了坦克的顶部。
这种日军中型坦克,防御重点在炮塔和水平车体,顶部的装甲厚度很薄。
穿甲型的20毫米机炮弹,轻松射穿了10毫米顶部钢板,打出了麻点般的孔洞。
顿时,这辆坦克直接原地熄火,一动不动。
战场上的人看来完好无伤的坦克内部,却已经全部毙命。
随后,方文又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继续空袭。
这次,用的是航空火箭弹。
2枚航空火箭弹拖着橘红色尾焰呼啸而出,精准砸向日军坦克。
爆炸声在地面轰然响起,泥浆与钢铁碎片飞溅到十几米高。
被航空火箭弹命中的坦克履带被火箭弹炸断,车身因为冲击波歪斜着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