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头条上的那位,张诚。”
江大善还没看报纸,但张诚这个名字他听过。
李圆圆继续施压:
“现在阜寧县升了地级市,市里领导卯足了劲要搞活经济,各种扶持政策不断。我们作为本地企业,理应为政府分忧……江书记,其他县市早就有商会了,我相信市领导也乐於看到我们阜寧县的企业家团结起来。您作为龙头国企的带头人,这份担当……”
一旁的副厂长姜国民嘴角憋著笑。平日里都是江大善用大道理压他们,今天倒被一个小姑娘用同样的话术將了军。
这顶高帽子扣下来,你江大善要是拒绝,就是没担当,就是辜负市委信任。
江大善不说话了,端起茶杯,沉默地喝著茶。
这小女娃,厉害。
“李老板,这事不小,我们厂里得开会研究。”他放下茶杯,打起了太极。
“行。”李圆圆乾脆地站起身,“那我先不打扰了,江书记,姜厂长,我还要去灯泡厂一趟。”
江大善和姜国民把她送出工厂。
望著李圆圆离去的背影,江大善皱起眉,看向一旁的姜国民:“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姜国民撇撇嘴,“人家临走时那句话,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你没听出来”
“目前玻璃厂最大的客户是罐头厂。罐头厂的新老板是姜於洪,姜於洪跟这个李圆圆,跟她背后的张诚,是一伙的。”
“没了罐头厂,我们玻璃厂也倒不了!”江大善哼了一声。
“倒不了,但会很难受。你別忘了,灯泡厂不是没能力做玻璃,只要他们肯改生產线……人家临走特意点名灯泡厂,就是说给你听的。”
江大善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走,开会!儘快把事敲定,免得夜长梦多!”
……
灯泡厂的体量远超玻璃厂,是当初县领导求爷爷告奶奶从省里抢来的项目。
厂书记於书记,在办公室见到了李圆圆。
他桌上就放著那份《阜寧县日报》。
听完李圆圆的来意,於书记非但没有为难,反而当场拍板,立刻召集了厂里所有干部,在四楼会议室开会。
他亲自主持,让李圆圆坐在主位左侧。
“同志们,这位是阳诚服装店的李圆圆老板,也是今天报纸上我们阜寧县青年標兵张总的代表!大家鼓掌欢迎!”
掌声雷动。
於书记抬手示意安静,继续道:“今天,李老板代表张总,来邀请我们灯泡厂,加入正在筹备的『阜寧县商会』,
面对台下几十號人,李圆圆没有丝毫胆怯,她站起身,笑意从容。
“大家好,我叫李圆圆。国家推行改革,市里领导也希望我们阜寧的企业能拧成一股劲……刚才我从玻璃厂过来,他们已经原则上同意加入了。罐头厂的新东家姜总,也会加入。”
“我相信,在市委领导的关怀和我们大家的努力下,阜寧县的企业会越来越好!”
她话锋一转,拋出了最实际的甜头。
“最后,我代表【阳诚】宣布,但凡加入商会的企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