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仁端著茶杯吨吨吨了几口,这才说道:
“嗨,不过是一些浅见之谈。让二位贱笑了—“
老张坐直了身子,严肃起来。
“既然咱们的意见一致,那么厂报的事,先就这么定了”
临下班的时候,通讯员小蓝进了郝仁办公室。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1.】
“郝领导,这是明天厂报的稿件。”
接过小蓝递来的文稿,郝仁仔细的翻阅起来。
“张厂长他们看过了”郝仁小声问道“张厂长和宋副厂长都看过了。”说完,小蓝又连忙补充了一句。“他们是一起看的。”
郝仁不以为意的问道:“他们的意见是”
“张厂长说,以您的意见为主。”
老张不愧是有默契的好同志!郝仁暗暗赞道。他拿起纸笔,在一旁快速的勾勒著。很快,一张简略的报纸模版出现在办公桌上。
“麻雀虽小,五臟俱全。虽然咱们是厂报,但是该有的標准是绝对不能少的。”郝仁循循善诱的说道。“先比照著苏南日报的模版做。內容不够的话,可以少几版嘛。”
小蓝有些犹豫的说道:“郝领导,即使是最少的四版———咱们的內容也是不够。”
“现阶段可以做小一点嘛。等咱们厂子扩大了,再调节版数、大小。”郝仁的手指,有规律的弹在桌子上。“还有,这一篇表扬宋副厂长管理有方的文章,也要放在头版。紧挨著这篇文章,就放那篇《中药车间產量再创新高!》。”
话说到这里,郝仁的声音突然文小了几分。
“蓝啊,有关中药车间產量的数据你不妨改大一些。”
“郝领导,这些数据可都是中药车间给出的。应是不会有错的。”
郝仁轻声说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哪来的竞爭力蓝啊,你想想。如果宋副厂长看到中药车间的生產数据,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宋副厂长应该是会紧抓西药车间的生產吧。”小蓝並没有多想,便脱口而出。毕竟是和宋副厂长打过几次交道的,他那人———.好面儿。
“这不就对嘍。”郝仁笑著说道:“有了你追我赶,才能共同进步嘛!”
“郝领导,您说的对。”通讯员竖起了大拇指。
郝仁拿起文稿,指到了其中一段:“小蓝,这里要加上一句。”
“您说。”小蓝掏出纸笔,认真起来。
“加上这句『按照该增长速度,相信西药车间在宋副厂长的领导下,很快就能超越义大利的阿司匹林產量。』”
“郝领导,义大利的阿司匹林產量是多少”小蓝瞪大了双眼,小声问道。
“这我哪知道”郝仁一脸无辜的说道。“蓝啊,你要懂得那帮文人的春秋笔法。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带来的效果。”
“啊”
“咱们要的就是激起西药车间的工作热情。只要效果达到了,这些瑕疵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小蓝捏紧了钢笔,快速的记录著。
“后面这些话不用记。”郝仁擦了把冷汗。“你自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