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堂上,睖睁着眼,对着五弟的发簪整整看了十年,即使那支玉簪被重新打磨过,改了形状,他也仍然一眼就认了出来。
再看那打磨的手法……同样透着诡异的熟悉感。
来自曹营,戴着这么一支玉簪,腰间的挂饰、剑格、佩囊,每一件东西的风格都让他熟悉得眼疼。
他的五弟,荀氏文若,总不至于认了一个只比他小四、五岁的干儿子吧就算是假子,这么大的个头,也不该面面俱到,当个孩童来养。
学的堂上,睖睁着眼,对着五弟的发簪整整看了十年,即使那支玉簪被重新打磨过,改了形状,他也仍然一眼就认了出来。
再看那打磨的手法……同样透着诡异的熟悉感。
来自曹营,戴着这么一支玉簪,腰间的挂饰、剑格、佩囊,每一件东西的风格都让他熟悉得眼疼。
他的五弟,荀氏文若,总不至于认了一个只比他小四、五岁的干儿子吧就算是假子,这么大的个头,也不该面面俱到,当个孩童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