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请进。”副主编头也没抬,“什么事?”
“汪副编,是我。”徐晶晶进来后把房门一关,走到办公桌旁。
“哦,晶晶,快坐。”副主编放下手头的事情,抬头笑着问:“上午怎么没来呀?”
“我...我肚子疼。”徐晶晶学着小李撒谎,但显然有些文不对题。
好在副主编并没有深究,轻声问:“真不是因为撤稿?”
“不是。”她摇头。
“那就好,千万不能被这种小小的挫折失了心气,一线记者,拼的就是一口心气儿。”副主编伸手推了推厚重的眼镜框,“只要这口心气儿不散,你早晚能够成为鼎鼎有名的大记者。”
“我明白。”徐晶晶低眉颔首,连连称是。
说完了场面话,副主编这才想起问:“找我什么事?”
“汪副编,您说的对,这口心气儿不能散了。”她挥舞着小手,义愤填膺,“振亚的新闻稿有蹊跷,最开始上报的时候,郭台长明明说好第二天就播,结果他食言了,推到了第三天,最终被撤稿,说案件有新的进展,我觉得这其中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猫腻。”
“你想追踪报道?”副主编问。
“我想继续深挖。”徐晶晶点点头,“这毕竟是我的处女作,我不想轻易放弃,我一定要把振亚的问题曝光。”
汪副主编是一个年近五十的女人,戴着厚重的黑框眼镜,胳膊肘撑在桌上,食指搭在鼻子下方不停揉搓着人中,另一只手握着钢笔,笔帽一端在记事本上轻轻戳着。
“就目前的进展来说,这起案件已经定性,除非开庭审理的时候,犯罪嫌疑人当庭翻供,不然没有任何活动的空间。”她说罢,伸手扶正了眼镜框,“有积极性是好事情,但以我的经验来说,这件事没有什么追踪报道的价值。”
“我知道工地没多大空间深挖,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徐晶晶说。
“比如?”
“比如黑历史,振亚原来的名字叫做汉中大厦,承建方是三合集团,之所以停建了近一年,是因为......”
“是因为资金链断裂,还涉及到早年三合的创始人之一,钟振武。”她笑了笑,“汉中大厦早年的新闻不少,大部分来自武江时报的易温州,你去翻阅往年的卷宗就能查到,这不是什么秘密。”
“如果涉及到另一桩绑架案呢?”
“你说的是三合集团副总疑似绑架花季女高中生事件吧?”汪副编说话时,手上握着钢笔一直循着某种固定的节奏轻戳笔记本封面,“当时易温州的稿子一路开绿灯,快马加鞭赶在晚间新闻的末尾简讯里播出了,报纸也登了头版头条,说三合集团暴力强拆、非法集资等等,后来绑架案主谋另有其人不说,三合集团的股价只往下走了0.7个百分点,之后几天一路飙涨,差点被按在涨停板上。”
“您怎么什么都知道?”徐晶晶有些讶异。
汪副编笑了笑,抬手推了推眼镜框,“其实吧,地产行业的猫腻在我们这一行眼里,一点儿也不新鲜。”她目光炯炯的看着徐晶晶,“猫腻太大,你报不出来,例如政商勾结,这种稿子根本走不进总台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