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您把团扇带回去赐给江南刺史。
这算是殊恩异赏了,顿时惹得殿上各与宴臣子啧啧称赞大为羡慕。就有那饱读诗书的宿儒出班奏颂,说是贞观年间太宗文皇帝曾在端午节以飞白书亲笔御题“鸾”“凤”“蝶”“龙”等字样于素扇上,颁赐长孙无忌、杨师道等亲旧大臣,清俭儒雅传诵至今,不意今日又见盛世佳话,我圣上机钤盈握,日月在躬……
恩从宦官手上双手接过团扇,心里想着怎么才能把这薄薄的玩意完好无损带回扬州……包装也是一门技术啊。
除了这把破扇子以外,皇帝回赐扬州刺史的还有:
黑玳瑁腰带一条(这是给文官的,武官赐黑银腰带);
百索九子粽一匣,九个小粽子串在一起,样子倒蛮好看,您默默内牛:尼玛这么热的天气叫哥带着吃食走几千里去送人,半路不馊不坏才怪,皇帝老儿你还不如赏一坛子泡菜,哪怕叫送到海东半岛去也不怕;
菖蒲、艾叶、雄黄、钟乳等药材各一小盒;
五彩丝缕一束。
总的来说,跟进贡的东西相比,亏大了……更让您郁闷的是,这些全是给您上司刺史老大的节赐,没您的份儿,您就是个传说中的快递员……
耗到赐宴结束,殿上官员们谢恩散出,一个个都面有喜色仿佛飞鸟出笼,呼朋唤友追欢逐乐去,这才真正有了点过节气氛。您在长安人缘还不错,就有亲朋故旧也来相邀。
您刚过了龙舟回奏那一关,感觉有点累,刚想谢绝,这旧友神秘兮兮地搂着您的肩膀问:
“想去看狐仙不?”
来客纷纷起身还礼,长揖回应“娘子万福”。王某也站了起来,一一介绍过来客身份,示意女子坐往自己身边,又请客人们重新归座。两下里打量,女子丰姿端丽,衣饰贵重,举止高雅自若,与寻常贵妇人并无甚差别,只一双美目明若秋水,偶然间眼波一荡勾人魂魄。
她并不是空手出来的,两列随行婢女手中都捧着朱漆盘,盘上堆了些锦囊、香合、花草、人胜,一份份赠与来客。这“狐仙”也向客人们逐一敛容致敬,到您面前,一名身穿红裙的婢女奉上一盘赠仪,她的女主人说:
“新妇上万郎续命。”
您吓了一跳,以为“续命”就是“纳命来”的意思,再一看别人都神色如常,女主人温颜微笑,不太象要出手取您性命的样子。红裙婢女放下漆盘,拿起盘中那一束由红、绿、蓝、黄、白五色丝线结成的绳缕,亲手为您缠在臂上,嫣然一笑,明眸流转,香风袭人,行云流水般轻盈退下……
咳咳,那啥,口水擦擦,这里跟您讲讲“续命”是咋回事……婢女给您系上的这五色丝线,又叫“朱索”、“长寿缕”、“续命缕”等等,是唐代最常见端午节厌胜佩饰,一般要挂在门上、悬在床上、缠在臂上,说是可以防止被恶鬼捉走或被兵刃所伤。后来词义扩大,凡在端午节送人的礼物,都统称“续命”,“新妇上万郎续命”的意思就是“我这个做了人家媳妇的给您送上这些礼物祝您长命百岁”…………喂喂,客人,您在听吗?
“狐仙”带出来送赠仪的这些婢女,原来也是她所豢养的家伎,把续命礼送完后,振衣整队,丝竹声起,一列一列地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