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营高兴的却是多数,第一团的就不提了,他们的校尉成了营将那当然是极好的,与有荣焉啊;第五团的也很高兴,萧琰在营中都有“神的手指”之称了,跟着她就能打胜仗,死亡还不高,谁不乐意啊?
对萧琰来讲却是个考验,因为第五团是步兵团,而且是后进的新兵,比起前面四个团,入营的时间较短,虽然其中也有出色的兵,但总体来讲,训练和战斗成绩都是十一营靠后的。
萧琰要做的,不是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战斗力,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只能着重训练他们的阵形。步兵最重要的就是阵形,只要阵形不乱,就不会被骑兵冲垮,只要阵形不垮,至少不会打败仗,拖十一营的后腿。
而要维持步兵的阵形,靠的是不动如山的纪律。
怎样才能做到“不动如山”?看着敌人骑着马举着矛满脸狰狞的冲过来,马蹄声雷动,能稳稳的瞄准射箭岿然不动吗?经过严格、严酷训练的士兵可以做到,但第五、第六两个团的士兵还差了很多,即使他们在之前的战斗中总是处于步兵阵的后列,只要前面的步兵阵没有崩溃,他们就不会面临全团覆灭的危险,但还是因为临阵慌乱死了不少人,几战下来这两个团都死了一半的人,如今的第五团是五、六两个团合并的,第六团已是空团,要等战后招兵重建。
萧琰训练第五团的方式很简单,也很粗暴。她用白灰洒了一个只能容两只脚站立的圈,让第五团的步兵站入圈中,她亲自骑马向那步兵冲过去。
因为她的马术极高,完全不减速的冲向那步兵,给人的感觉不闪躲就会被马冲撞得飞出去。
旁观的步兵都白了脸。
站在圈内的步兵更是吓得面无血色,两条腿直个抖,却不敢闪避,因为闪避要挨鞭子,而且萧琰的马速太快,眨眼间就风驰电掣而近,那步兵吓得腿软,根本还来不及闪避,只来及闭上眼,然后就感觉“飕”一声,那马从他头上跃过。
周围的人都发出一声“嘘”大喘气,忍不住要伸手抹汗:太惊险了!
那名依然颤巍巍站在圈内的步兵回头就吃了鞭子,因为他闭上了眼睛。
第二名入圈的步兵胆子大了些,尽管眼睁睁看着马撞到自己身上来很惊吓,但对萧副都尉的骑术有了信心,虽然腿发软,还是大睁着眼睛看着那马冲过来然后飕一下从自己头上跃过。但他还是吃了鞭子,因为马冲过来的那一刹他忍不住霎了下眼。
第三、第四、第五……后面的兵都吃了鞭子,不是腿发抖了,就是霎了眼,甚至手指头颤一下,都能被萧琰的神识发现。
“必然稳如磐石!”萧琰喝斥他们道,“射箭时手指颤一下,箭还能射准吗?握枪时手指颤一下,你就等着吐蕃人的长矛贯穿你的脑子!”
萧琰用两匹马轮流交替,每个士兵都要承受她十次冲马,冲得多了,圈内的步兵就渐渐麻木了,到后来,连眼睫毛都不眨一下了。当然,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笃定“萧副都尉不会撞上我”!但萧琰冲马的威势不是吐蕃兵可比,因为她有意识的放出了神识威压,圈内的步兵即使相信她的骑术,面临那种迎面撞来的冲势却还是止不住心惊。像这样吓出冷汗的训练经过多次后,心理素质自然提高了,也锻炼出了面对骑兵冲马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