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低端技术就容易模仿,大唐要保持军事和国力的强大,就必须让别人无法模仿,只能跟在后面,当他们从低端模仿时,大唐已经走在高端了。
……
李毓祯取了张御笺,写了几行字,盖了“昭洐其华”的小印。
“给帝科院朴院士。”
关夏应声取过御笺,以函封之,以标准的御阁体书上址和名。
太子没有吩咐立即送达那就是按例处置,关夏将这份函搁到侧边的黑漆镙钿条案上。
屋角的机械钟内银色的长针静静指到整点时,就有司递监的内侍脱履轻然无声的进入,将条案上分匣归置的已批奏章和太子下达的令函分类递送政事堂、枢密阁这两大军政总枢,或是皇帝直辖的部司,或是返回都进奏司下发。帝国科研院是属于皇帝直辖的部衙,要由司递监“直送”。
御阁外骄阳似火,沿着长廊摆置的瓷盆万年青叶子浓绿碎金,跃动着光影,盆下的阴影随着骄日上升渐渐缩成盆底一团。
已经午时了。
关夏轻轻提醒。
李毓祯搁下朱笔,扫了一眼御案,尚有三匣奏札还没批阅。她起身下榻,午时要陪父亲用膳。
未时过来继续批札,而御案上又已经搁了新呈上的两匣札子。
虽然经政事堂处置的都有贴黄节略,而且大部分政务都已经在政事堂处置,没有上呈,入到东暖阁御案上的只是千分之一,但李毓祯还是有种身陷文牍的感觉。尽管她以神识浏览奏事札子很快,但问题是政务处置需要思考,权衡,不是读得快就处置得快。难怪历代先皇都不长寿,日复一日的陷于这种阅读批复的枯燥工作中,还要殚精竭虑的思考,规划帝国的前途,权衡大臣关系,处置政务纷争,怎么长寿?
……最主要是无趣。
李毓祯目光扫过长窗,窗外湛蓝的高空,洁白飘浮的云,自己却在这苦哈哈的批奏札,处理国政军政这种种破事,而萧琰呢,这会没准是在湛蓝天空下、清清山水边携美同游,悠哉乐哉,逍遥快活……李毓祯薄凉的眸子里就飕飕的飞寒刀子。
萧悦之不是说好朋友要两肋插刀?
李毓祯决定插萧琰两刀。
——想在温柔乡里安享仙福?呵呵呵!
……
正和沈清猗穿行在石林的萧琰忽然打了个寒战。
抬头一看,骄阳似火。
怎么觉得有股森森的寒意?
***
七月初二,地中海。
骄阳似火。
地中海位于南北大西洲包围之中,是个陆间海,夏季的天气十分炎热干燥,吹来的海风都是干热的,不像大西洋上的咸湿,水手在甲板上只待一会,就觉得像暴晒的咸鱼。在这暴烈的炽阳下,三支飘扬着不同旗帜的舰队正从三个方向驶向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
从南边来的舰队挂着红底白刀旗帜,两柄交叉的宝刀上方以大食文书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是大食帝国的舰队。
北边来的舰队挂着红白黑三色竖条旗,左上角绣着双头黄金狮子,是欧罗顿帝国的地中海舰队。
西北方向来的舰